頡利可汗到底是眾叛親離,越來越多的突厥諸部在弄明情況後,選擇加入到突利一方,對頡利所部的四萬人馬展開攻擊。
最終,頡利可汗的四萬親信被殺散大半,頡利自己的項上人頭也沒能保住。
大局已定,突利可汗終於得償所願,坐上了王汗寶座。
這時,城外戰鼓震天般響起,砍殺了一夜的突厥諸部,這才反應過來,外面那頭猛虎已經靜待多時了,現在它準備亮出毛皮下所藏的利爪。
突利可汗審時度勢,知道抗拒北虎軍無異於自找死路,連忙命人開啟城門,放北虎軍進城,而他自己則率領突厥諸部的首領,提著頡利和趙德言的首級,去城門口向謝虎王請罪……
就這樣,一場令天下英雄豪傑震驚的大戰,以北虎軍的全勝而告終。
北虎軍先鋒尉遲恭頗有些氣惱的對謝虎王抱怨說:“殿下,末將手下的兒郎們平日裡操練個不停,就為了在這場大戰中一展身手,可如今倒好,仗沒打上一回,地倒挖了不少,這算哪門子事啊!”
謝虎王哈哈大笑,回應道:“善戰者無赫赫戰功。再說了,我們中原人追根溯源本來就是農耕民族,把挖地的本領練好了,保你一輩子衣食無憂~~”
對於突厥諸部的處置,成了北虎軍的首要議題。
有人建議仿效秦漢時期打擊匈奴那樣,把他們趕得遠遠的。有人則建議在內地劃出一塊地來,供歸附之人棲息。不過謝虎王總結兩千多年的歷史經驗,推出了自己的方案,這方案的中心思想就是“禍水西引”。
縱觀草原歷史,這裡從來不缺強人和強大的勢力。
匈奴之後有鮮卑,鮮卑之後有突厥,突厥之後有蒙古……
每當中原王朝衰弱時,草原遊牧民族就會選擇南征,大加掠奪,洗劫一番中原大地。至於為何要選擇洗劫中原大地,草原上流傳著這麼一則生動的笑話。
一個小孩問他爺爺:“爺爺,我們為什麼要去搶中原人?”
爺爺回答:“因為草原貧瘠,沒有鐵啊!”
小孩:“搶那麼多鐵來做什麼?”
爺爺:“用來打造馬刀。”
小孩:“打造那麼多馬刀又用來做什麼吶?”
爺爺:“用來搶劫中原人啊~~”
這簡直就是遊牧民族最生動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