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免談。”
“我媽是誰?”
“賤女人。”
“就是因為賤你們便離婚了?”
“我們根本沒結婚。”
“那她去哪了?”
“跟別的男人跑了。”
“因為別人有錢?”
“聰明的孩子。”
“······”
“······”
“爸······”
“爸什麼!好煩啊!”
“我媽去哪了?”
“我希望她死了!”
“······”
······
那天晚上他餓著肚子,臉上的淤青如此地新鮮,遊走在熟悉的大街小巷中細心觀察著城市的每個角落。他明白他以後絕對不能上再跟自己老爸提“媽媽”這個詞,繼續在父親身邊當一個旁人眼中的“好孩子”便是他以後能輕鬆生活的唯一法門。
更令自己感到諷刺的是,街上那些熟悉的鄰居甚至比自己的親身父親還要友好親近。他作為每個街坊都疼愛的好孩子,他所接受的恩惠遠比從自己父親的來多的。
小賣部的爺爺見他鼻青臉腫地路過這裡,得知他被父親責罰不能吃飯的時候,便了他許多充飢的餅乾,誰叫他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好孩子”?單是像個白痴一般給裝出一副好學勤勞有禮貌的樣子就足夠成為他們心中最成功、最完美的“別人家的孩子”。
很長一段時間,這孩子將這條街的大家視為自己的“媽媽”。
直到路過街上的空地的時候,他遇見了一個年齡與他一樣的女孩子。
兩人宛若自來熟飛快地成為了朋友。女孩像姐姐一般不斷教導著他各種各樣的事情,那種宛若家長一般的呵護是他一輩子都沒感受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