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張小北中舉之後,他們租住的那個偏僻的小院客人就沒怎麼斷過,先前不熟的鄰居熟了起來,同年、同鄉都拿著帖子來拜會,詩會文會的邀約不斷。
張小北仍跟以前一樣,選擇性地交往,選擇性地去參加文會。
清遠書坊也因為張小北的緣故,名氣更大。更多的人慕名而來。書坊的生意是前所未有的好,因為太忙碌,錢掌櫃不得不多招了幾個夥計。原來的孫明小路甚至大秦小秦都成了管事。至於大秦小秦,原先曾跟張小北不睦,如今對他也是心服口服,張小北也沒跟他們計較,該怎麼對待還是怎麼對待,這也讓兩人愈發敬服。
他們在府城是熱鬧非凡,此時的張家村也是一片喜氣洋洋。幾日前,張小北家就得了喜報。
老張頭高興得差點暈倒在地,至於張耀祖,則是一個勁地站在那兒傻笑不已,最後還是張小葉和趙清海過來幫著招待報喜人。
張耀祖恢複正常後,拉著大家反複地說道:“我兒子以後就是官老爺了。我們張家要改換門庭了,哈哈。”
眾鄉鄰都一起恭維道:“是呀是呀,張三哥,不,以後該叫你老太爺了,以後你們家發達了,可別忘了我們這些鄉親。”
張耀祖道:“不會的,做人哪能忘本。”
也有人趁機問道:“那張三哥,以後有啥事是不是都能找你幫忙?”
張耀祖正待回答,張小葉笑著說道:“我弟只是剛考中個舉人而已,又不能手眼通天。咋能什麼事都能幫?”
趙清海跟小葉使了個眼色,起身說道:“三叔今天高興過頭了,我扶他進去躺會兒。”
待到眾鄉親都散去,趙清海和張小葉張小多他們坐一起商量這件事。
趙清海道:“小北中了舉,本來是好事,可是看三叔這架式,我實在怕他高興過頭,做了什麼糊塗事。不如咱們寫封信告訴小北和三嬸。”
張小葉道:“我看這信應該寫。”說著她對妹妹張小多道:“小多,你識字,你來寫。”
張小多點頭:“寫就寫。”
府城。
近日張小北也在考慮究竟是回鄉還是留在府城。
他倒想留在府城,但是胡氏有些想家,府城雖好,但畢竟比不上老家。而且家中還有小花這個未出嫁的閨女,再加上張耀祖那個糊塗蛋,她多少總有些不放心。
至於趙清河,他跟張小北一樣,想留在府城,畢竟這裡生活更方便,文風興盛,書坊眾多,來府城兩年他長了不少見識。可是小枝懷孕了,她雖沒有明說,但看得出來,她也想回家。
張小北又去拜見蘇大人,蘇大人問張小北是打算繼續讀書三年後備考,還是想做些別的。
張小北想起尋音的事情,便說道:“我還是先幫內人尋親吧。”
張小北最終決定,先送娘他們三人到陽郡。然後他再帶著尋音從鐵馬渡開始找起,一路沿著錢江尋找,看看能不能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