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深宮女神探> 第244章 天道輪回(十)結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4章 天道輪回(十)結局 (3 / 9)

蘇薔知道,再過不久,候在外面的內侍便會送來一道白綾,可即便在這個時候,她也有些無法相信許諾會以這種方式即將離開人世。

當然,她也沒有想到,許諾會這麼做。

她嘆了一聲,問道:“你是怎麼知道的?”

“皇後說,當初不是她要將我提攜為妃子的,但她也告訴我,她身邊的秀樹其實是向妃安排在她身邊的細作,我就算再愚鈍,也能猜到當年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誰。”許諾的臉上浮現幾分淡然的笑意,似乎還藏著得意的意味,“她藏得那麼深,卻害得我這麼慘,反正我這條性命繼續拖下去也只是茍延殘喘而已,不如好好用一用。”

許諾死後,皇帝下令追封她為貴妃,特與太皇太後鄰棺下葬,喪事極為風光。

雖然皇帝在之後對向貴妃也並無任何動作,但大概半年之後,朝中有官員上書為駐守江州的前太子永王上書頌德,稱江州在永王治下百姓安樂一派昇平,皇帝在大喜之下予以褒獎,而且還在朝會上立刻宣佈分別賜涼州、撫州於逸王與慶王,並著令他們擇一吉日啟程前往封地,以安撫造福當地百姓,另外,因慶王尚年幼,著向貴妃與其同往。

皇帝的這道旨意在朝野乃至後宮都引起了軒然大波,那時昏迷已久的皇後已有大去之勢,所以人人都以為已經代掌鳳印的向貴妃不日便會成為一國之母,可卻不曾想到皇帝竟會藉著慶王封地一事而將其趕出了宮城。

雖然皇子封地是大周朝有史以來的慣例,但其實除了特殊情況下,唯有不得寵的皇子才會真的親往封地,如今皇帝竟接連將三位皇子都分派到了封地,豈能不惹人非議。

但也正因為除了睿王外,其他的三位皇子都須前往封地,所以皇帝才有藉口堵住了朝堂上的異議,畢竟前太子永王在遠在千裡之外的江州都能為江山社稷盡心盡力,逸王與慶王又有何不可,而向貴妃又愛子如命,讓她同去照顧慶王也是無可厚非的事,除非她心中在意其實的並非是慶王,而是後宮的榮華富貴。

其實,皇帝的這道旨意雖然看起來十分突然,但實際上已經籌謀許久,而讓他真正下定決心的,並不是許諾臨死前的那番話,而是在許諾死後的不久之後,年妃向身邊人隨口提起的一件事。

她告訴她的貼身侍女,方才暮晚時她用輕功自己出了門,然後在一條甬道的牆頭上坐了一會兒,聽到了從下面經過的兩個宮女悄悄說的話,她們應該是向貴妃宮裡的人,提到許妃死了她們主子也才安心了,否則她也會尋個機會送她上黃泉路,畢竟那一夜偷看她和張琪相會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她,若是不能將她滅口,主子總是不放心的。

雖然她說過之後並叮囑那個宮女不可隨意對外亂說,但她其實心中很清楚,那個宮女其實是皇帝特意放在她身邊的,而且時不時都會將自己說過的話或是做過的事向皇帝稟報。

那些話自然是蘇薔讓她說的,她與許諾從未有過交往,不幹涉後宮那些爭權奪勢的事情,而且還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她的話皇帝定然是相信的。

當然,若是經由其他人轉述,而非出於她親口說出,效果自是更好。

她原本的計劃與這個有些出入,但因為有許諾臨死前那番話的助力,反而讓皇帝的疑心更重了。

向家自然不願向貴妃遠去,但奈何皇帝心意已決,睿王又雖然表面願為向貴妃說話但其實並未盡心,所以即便他們使盡了手段,也未能讓皇帝改變主意。而逸王更是沒有理由推託,只能從命。

從此,留守京城的皇子便只剩了睿王一人,任誰都能猜到下一個東宮之主是誰。

之後,雖然前朝暗地裡各方勢力還是暗潮湧動,但睿王終歸漸漸收攏了各方人心,而因為皇帝的龍體日漸不好,新納入後宮的妃子也並不多,在皇後過世後,年妃開始在皇帝的授意下掌管後宮,雖然剛開始時並不讓人信服,但無論處事能力還是待人接物,她其實並不遜於其他人,所以也日漸被合宮上下認可並敬服。

時光荏苒,但於蘇薔來說,每一日都是煎熬,因為雲宣已經在北境五年了,她與他分別也五年了。

其實與北侖的戰事早就大局已定,雲宣也不必一定要駐守邊疆,但蘇薔明白,他之所以遲遲不能回來,是因為睿王的安排,而他這麼做,也是為了雲宣的安全著想,無論他是否情願,畢竟如今向家的權勢更勝從前,他若是歸來,定不是他們的對手,反而在邊疆更安全些。

可她仍然很想他。

這五年裡,她只能從邊疆的各種戰報中聽到有關雲宣的各種訊息,他勝了,他敗了,他受傷了,他病重了,他痊癒了。每一次聽到他的名字,她都會緊張,而且一次更勝一次。

原來越是等待,便越是思念。

好在,她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有時也會忙得暫時忘記了他。

第六年的時候,皇帝下旨封年妃為貴妃,次年又封她為皇貴妃,等到那一年年底的時候,皇帝在過年前的一次早朝上封睿王為太子。

這本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讓人意外的是,睿王在謝恩之後,竟當場上書請皇帝冊立年貴妃為後。

那時,皇帝的身體已經每況愈下,脾性也比以前暴躁任性許多,很多事情都是固執地任意妄為,聽不進其他任何人的勸諫,唯有年貴妃的話還能聽進去,再加上她這些年的為人處世也有目共睹,所以雖然她既無家世又無子嗣,眾人又對睿王突如其來的提議頗為震驚,可其實真正反對的除了向家一黨外實際上並不多,更何況這個提議還是新晉太子親自提出的。

皇帝自然龍顏大悅,立刻下令大赦天下。

後宮一些以前過了出宮年歲但卻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出去的宮女也有機會重回故居,而卓司鏡與莫掌鏡也借機出宮了,蘇薔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明鏡局自成立以來最年輕的司鏡,另外,梁辰紫與錢九凝分別就任典鏡與掌鏡之職。而已經失去先皇後這個靠山的王子衿,也在睿王的安排下不得不離開了宮城。那時,李大衡已經嫁給程斌有一段時日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