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天主教在試圖洗白自己,並且暗中向報社威逼利誘,扭轉輿論的局勢。
不過在一大堆歌頌天主教的文章中間,有一篇卻顯得特別不和諧。內容與文章的標題一樣,充滿了諷刺的意味。人民反而記住了這篇報道,忽略了那些聖詩和讚歌。
《天主教神職人員姓侵兒童事件紀年表》
1821年,里昂天主教會猥褻事件,最終結果:無疾而終。
1839年,圖盧茲天主教會猥褻事件,最終結果:無疾而終。
1844年,巴黎天主教會猥褻事件,最終結果:迫於民眾壓力,開除。
1848年,巴黎天主教會猥褻事件,最終結果:無疾而終。
1852年,奧爾良天主教會猥褻事件,最終結果:舉報人入獄。
……
此文一出,引發了整個巴黎輿論界的關注!之前天主教會透過公關危機將這些情況掩蓋下去,而這次因為加里安引發的輿論熱度,再也沒法像之前一樣掩蓋過去。
人民不會在意內容的真假,反宗教人士也找到了攻擊的突破口,瞄準了純潔石聖母雕像和十字架後最骯髒的秘密,強烈聲討教會要求交出那些人面獸心的神父。
信徒們也因為這篇報道,迅速的劃分成兩派,頭腦稍微清醒的開始質疑教會的合法性,而另外一群盲目的信徒卻認為這是對上帝的褻瀆。
看到這則訊息,格列高利主教氣的臉色都蒼白了,他沒想到居然有記者敢挑戰教會的權威。雖然天主教已經不是中世紀時敢隨便舉著火把將人燒死在十字架上的世俗權威,但是在南歐各國中依舊擁有著廣泛的信徒。
今天已經有不少的神職人員進進出出,向主教懺悔——其中一部分也對唱詩班的幼童犯過同樣的錯誤,他們還不想進監獄。而格列高利神父儘量安慰他們,並且以上帝的名義發誓會庇護這些迷途的羔羊。
“這些該死的記者和文人。”
送走了神職人員之後,格列高利關在房間裡,惱怒異常的他將桌上的杯子狠狠的砸在紅色地毯上。
哐噹一聲清脆的聲響過後,只剩下了一地的碎片,彷彿在嘲笑格列高利神父的欲蓋彌彰。
看著一地鋒利的碎屑,他決定要正面出來,穩住信徒的心。
為了度過這次的危機,他必須親自站出來發表宣告!
喜歡法國大文豪請大家收藏:()法國大文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