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前言不搭後語的話,是童桐至今為止聽他說的最長的一段話。雖然震驚,但還是懂了他要表達的意思。
他最好的朋友改變了他。
這之於白少熙與他約定,讓他告訴這可憐之人的真相,也變得可悲了起來。
真相。當年那件事的真相,說來也可笑。
當年他和花子在路口等紅綠燈時,他一直注意著袁袁沒注意其他,花子發現李娉婷靠近他,見李娉婷神色不對,該是想保護他的,誰知道他那下意識的把他推到旁邊會因為他突然間的側身讓他重心不穩,將他意外推到馬路上去呢?
很簡單的真相,遠沒有他們想的這般複雜。
為此,花子在坦誠與隱瞞見徘徊了五年。因為這種徘徊與糾結,在前三年時間裡,讓他的字裡行間都透露出懺悔和看淡終生的慈悲。
而兩年前,他的寫作風格變了,變得深沉,開始藉由人物之口述說人性。那是因為安謐回國了——他決定借安謐之口,向大哥和俞瑒闡明真相。
所以,安謐與他們的第一次見面上,會有初時花子如此護著他的反常舉動——他怕安謐耍花招,也擔心他猜到了。而之後安謐離開前他說出的那句“你會後悔的”,也並非混淆視聽——他特意選在他和花子同時在場的時候到來,不就是為了證明他心中的猜想嗎?
也是。是什麼樣的真相會讓他後悔探聽真相?他身邊,只有花子和班璋。
當然,安謐這些猜想行為的基礎是他相信李娉婷不會做出想把他殺死的過激行為——他一直認為當年李娉婷會被判刑是因為他們家人需要一個發洩怒火的出口。所以,在那次對話中,他才會反問出那句話:“不是你大哥,難道還是俞瑒嗎?”
但安謐也是聰明人。為了將自身利益最大化,讓大哥他們將注意力持續在當年真相這件事上,而不是因為他當年未成形的報複來報複他,那天並沒有去赴大哥的約。
這件事出乎大哥的意料,但卻在花子的意料內。大概是因為早就猜到安謐會這麼做,在這之前,他就開始“無意”在網上推動任何與厭墨有關的發酵,逼迫他正視自己的內心,做出改變,做出反擊。
現在……現在,他成功了。
花子,李凱馨,他最信任的,最好的朋友,改變了他。
作者有話要說: 不解釋,這就是真相。
阿茶自己構思這個真相時,經歷的過程是:
安謐懷恨推了他
不行,太簡單了,阿茶不是這麼隨便的人,應該找個幫兇,於是李娉婷出現
然鵝,不能讓李娉婷這麼慘因為阿茶是女生,愛憐每位女性同胞),於是,開始思考該怎麼不讓她這麼慘,於是……她瘋了……
最後,某天突發奇想,問我家親愛的:“你說要是你最好的朋友因為無知傷害了你……”
當這句話一問出來,阿茶最先想到的是花子崇拜江湖入迷,想試一下這個世界上是否有淩波微步,於是把西西推出去了,後來覺著太惡心太俗套了,改為了……
這個版本。
阿茶姨母笑,實在的,這個世界上最可悲的事不就是這樣嗎?我為你好,卻傷害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