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菊倒是答應了,“行,在家住煩了就去你們那裡玩玩。”
卓玉航提前回了北京,寧馨繼續留在老家。
等卓玉航回去上班之後,很快升任為副團長。因為這幾年下來,訓練基地確實為各部隊訓練了大批優秀士兵。成績是實打實的,沒有一點摻假,早就該升職的卓玉航上任副團,沒有一個人反對。
再說訓練基地已經逐漸過大到一個團的編制,不改革不行了。不僅卓玉航升職,跟他同期的教官,很多都升了一級。
等孟旭開學時,卓玉航親自開車,帶兒女把他送到大學。
參觀過大學的曉悅說:“以後我也要考這個大學。”
曉晨跟風說:“那我也考這個大學。”
卓玉航聽了哈哈大笑,“那你們都好好跟著媽媽學中醫,以後就考這所大學。”
寧馨治好公公的病很快就回來了,繼續投入到研究中藥的熱情中去。
四年的時間一晃而過,孟旭畢業了,但他根本不用為就職那個單位發愁,因為已經升職為研究所中藥研究部門主任的師傅,早已決定把徒弟孟旭招來自己手底下幫忙。
這幾年,寧馨又為國家獻出幾個不普通的藥方。要不是上面看她還太年輕,怕給她升太快底下有人不服氣。按照她的貢獻,當研究所的所長都使得。
不過,寧馨已經成為研究所的“大熊貓”級別的存在,人才寶貴,別的衛生或醫藥部門想把寧馨調走,從沒成功過,因為研究所不放她走。但是寧馨在醫藥界已經有很大的名氣,給很多單位或醫藥大學上過課,包括她的母校和孟旭所在的大學。
寧馨主動把孟旭招到自己單位,按說當師傅的應該都給安排好,
不說分套房吧,弄個單身宿舍沒問題。孟旭確實申請到單身宿舍,但是寧馨還跟瑩瑩姐透過電話,讓孟家在首都給孟旭買了房子。
自己人嗎,該照顧照顧。寧馨不僅對徒弟這樣,她和卓玉航跟其他親戚提醒過,讓他們趁現在房價低,早點給孩子準備房子。省得以後房價高了買不起。
親戚當中,有人相信他們,手頭還有餘錢,就在自家附近找好房子買下來。有人不相信房價會漲太多,就沒聽兩人的話,等後來沒少後悔。
寧馨的媽媽和弟弟,還有舅舅等人就很有前瞻性眼光,覺得國家發展越來越好,房價肯定會逐年升高。
而卓玉航的大哥就不想在城裡買房子,他說:“我又不去城裡住,去城裡買房幹嘛,不是白花錢嗎?”
卓玉航恨不能讓大哥直接同意買房,只好轉著彎勸他:“侄子們在城裡有套房子住,多讓人羨慕,你就算不為自己想,也得為孩子們想……”
好說歹說,卓玉山把兒子們上交的存款拿出來,他又給每人添了一筆錢,在城裡購買了三套差不多大小的平房。再多,他就沒有出錢買了。
多年後,等房價漲到上萬後,卓玉山滿臉後悔:“當初你三叔讓我有錢多買幾套房子,我就沒捨得買。幸虧當時聽勸給你們買下三套房子,要是擱到現在買房子,把家底掏空也買不起了。”
卓玉婷聽三哥三嫂的話買鹵肉賺了不少錢,當三哥透出訊息讓她買房時,她跟丈夫商量過後,又買了兩個院子。再加上他們住的院子,後來拆遷分了好幾套樓房,家裡光收房租就夠日常開銷了。
這可真是聽人勸,吃飽飯,翻倍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