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眉莊出月後第一次出席這樣盛大的宴會,她的身體恢複得甚好,人也略微豐潤了一些,容色也更顯出母性的沉靜,如波瀾不驚的一湖靜水,落落大方中自有一股端莊持重之色。
酒至半酣,連喜歡享受的玄淩也覺得歌舞發膩。見過眾人,獨不見清河王玄清在座,亦無人知曉他去向。玄淩也只是付之一笑:“這個六弟又不曉得去哪裡了。”
玄清一向是自由自在的秉性,玄淩都隨他去,甄嬛怕招惹爛桃花也無心關注。四下望去,眾人的熱鬧間汝南王的正妃賀氏偏坐一隅神色鬱郁卻一言不發。
甄嬛忽然想起書中甄家的敗落,除了管家的陷害,未嘗沒有甄嬛曾與汝南王妃來往、又為其與世子向玄淩求情,以致玄淩疑心的緣故。就是這一星半點的疑影兒,積少成多,一併發作起來便是雷霆之勢。
汝南王是皙華夫人身後最強大的勢力,玄淩一向十分忌憚,甄嬛思來想去還是不要亂發善心了,和賀氏再投緣,她終究是汝南王的正妃,早晚沒有個好下場,於甄嬛日後也無大益處。
倒是片刻之後皙華夫人遣了貼身宮女頌芝過去探問,稍後又將賀氏帶到偏殿,請了太醫過來診治。
玄淩見皙華夫人那裡來往頻繁,因問皇後:“皙華夫人那裡可是有什麼事?”皇後如實回了,玄淩聽了便沉默不語,久久之後方讓李長過去看看,只是臉色陰沉得緊,不光是掃興,也是對皙華夫人和汝南王妃來往的不滿。
甄嬛將玄淩的表情盡收眼底,遂含笑溫和道:“皙華夫人的父兄與王爺此次協力殺敵,如今王妃有恙,皙華夫人雖未先稟明皇後娘娘,也是為娘娘分憂,怕攪了興致。”
玄淩冷哼一聲,道:“王府命婦的事一向是皇後主理的,這是歷來的規矩。況她裡這來來往往的,反而攪擾了你的芳誕。”
甄嬛柔聲道:“有四郎在,嬛嬛便足夠了。”
玄淩這才展顏放過,忽然又想起什麼,笑容滿面向甄嬛朗朗道:“西南戰事告捷,大軍已經班師回朝。朕自然要論功行賞,大封諸將。你兄長甄珩回朝之日朕便封他為奉國將軍,封你長嫂為六品新平縣君,如何?”
玄淩說得極大聲,近前的嬪妃都能聽見,驟然得了這樣的殊榮,甄嬛連忙欠身謝恩。
皇後面色一滯,很快又含笑說下去:“你已是昭儀,父親又是朝中大員,家中母親自然也要有封誥,本宮已下了鳳諭,封你母親為正三品平昌郡夫人。”說話間,目光橫掃過皙華夫人精心妝飾的臉龐。
皙華夫人的母親亦是正三品河內郡夫人,昔年她還是華妃時,曾恃寵向玄淩邀封,請封自己母親為正二品府夫人,那是四妃家眷才有的殊榮,因此皇後一力反對,終究也未能成封。為此皙華夫人大失顏面,才與皇後格格不入。如今甄嬛的母親這樣輕易得了封誥,她自然更是要怨懟了。
所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不只是是說皙華夫人,更是她自己如今的情狀。雖然她知道不過幾日慕容氏滿門都會晉封,但眼下,她面對皇後和皙華夫人兩重敵手,確實不得不防。
李長將玄淩口諭一一傳下,眾妃嬪及命婦都舉杯慶賀,口稱“昭儀娘娘大喜”,唯有皙華夫人忿忿不平,陰陽怪氣道:“正三品郡夫人乃是正二品三妃方有的殊榮,甄昭儀的福氣果真是旁人羨慕不來的呢,可見是皇後慈愛。”
甄嬛還未曾回應,倒是皇後晃了晃酒杯,和靜微笑:“甄昭儀為皇上誕育皇次子,是我大周的有功之臣,例比三妃之母也是應當的。”
皙華夫人剜了一眼上首,不再多言。甄嬛卻有些想笑,皇後和皙華夫人算是無聊了,吵來吵去也沒個新鮮樣子,皇後說皙華夫人無嗣,皙華夫人說皇後年老色衰,翻來覆去就是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酸話。
怎麼好像都沒有電視劇裡的皇後和華妃智商高的樣子……
不去理會這些煩心事,甄嬛揚首望去,正對上方順儀巧笑嫣然望著她。驀然一驚,想起方淳意在書中的結局——
淳兒,便是死在乾元十四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