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也敬重她,兒子有出息,日子倒是過的蒸蒸日上,現在繼母看她,都有點後悔幫她安排這門親事了。
所以元氏就是這樣一個人,權衡利弊後,嫁給楊廷和,混跡官場的老爺子帶大的,想的事情自然跟普通婦人不同。
別人看內院紛爭,她要看對自己有什麼利益。
皇上在外面的風評不怎麼好,但是,那是幾年前的事。
現在雖然大家刻板印象,皇上好像還是不務正業,可是看看這幾年街上的變化,有時候那些大老爺們感受不到,但是平常百姓一上街就能感受到了,因為海上開放,京城的集市比以往活躍多了。
宮裡貴人少,街上的鋪子也不再是那些達官貴人開的,樣式和質量都更好。
百姓也更有錢。
就說夏天的時候,明明江西水災,雖然不是十分嚴重,但是以往,京城也要受影響的,今年國庫有錢了,直接撥款下去,災情的浪花非常小就淹沒了。
春天風調雨順,眼看著今年又是豐收年節。
所以皇上的寶座已經做得非常穩當。
楊廷和如果這次不識抬舉,他的兄弟還在老家犯事,最後吃虧的只能是楊家。
現在和兒子聯手來給楊廷和一點壓力,老楊想通了之後,跟皇上站一起,楊家興許還能躲過一劫。
最重要的,起碼兒子跟皇上是一邊的,就算老楊真的垮了,她還有好兒子能撐起門戶。
現在不妨就把資源都偏向兒子算了。
其實在楊慎開始說的時候,元氏就已經做好了準備,要怎麼做了。
逗了楊慎幾句,她用看似無奈的樣子道:“行吧,我就幫幫你,誰讓你是我親生的呢?”
陳姨娘正在和楊廷和哭訴,外面下人急匆匆來報:“老爺,姨娘,夫人來了。”
楊廷和:“……”
陳姨娘見到楊廷和都敢撒潑,但是此時臉色一下子變了,止住哭聲道:“到哪了?”
下人道:“已經到了門口了。”
陳姨娘看著楊廷和道:“老爺,方才妾身說的話,夫人應該聽不見的哦?”
楊廷和:“……”
“誰說我沒聽見,陳姨娘,聽說你咒罵我和慎兒早死,我來看看你啊,是不是又學了新詞,沒地方用,用在我和慎兒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