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我去?”
“你是寢室代表啊,代表寢室去取水,這很正常吧?”
……
過了十分鐘,黃承志帶著四壺水,神色複雜地回來了。
“你們知道這些水是怎麼來的嗎?”
“怎麼來的?”
“他們帶了一個特大號的吸管,一頭放在旁邊的小河裡,一頭對著水箱,人在旁邊攪轉盤,水就從河裡泵上來了。”黃承志邊說邊比劃。
“聽你這麼說,那吸管是過濾器?”
“河水的顏色是黃的,還不透明,你們再看看我們打來的水,無色透明的。”黃承志抽出熱水壺的塞子,倒了一些出來。
“超,好猛的黑科技。”胡志嘉驚為天人。
“我以前聽說過類似的過濾管,但那東西很小,而且不能大量過濾。現在竟然有能在短時間內給數千人供水的產品……”李儉也覺得稀奇。
“有的用就用,這下不愁沒水用了。”幾人趕快把壓縮餅乾泡開,對付著結束一頓。
隊伍再次啟程。
……
有了上午的經驗,下午的行程算不上辛苦,李儉得以觀望周圍的世界。
他們正走在一段國道上,道路兩旁時有車輛出現,都是廢棄車輛。有些看起來完好無損,有些殘留著明顯的車禍痕跡。
國道偶爾會穿過建築群,或者說,建築群本就是圍繞著道路修建。會出現在鄉間國道兩邊的建築,大多是前店後廠附帶民居的形式,掛牌都像是“xx汽修廠”“xx五金”之類小微企業輕工業範疇的名字,極少會出現第三產業的標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現在,這些建築裡都沒有人。以救援部隊告訴他們的訊息,據說要麼是在前兩天不幸身亡,要麼就是已經在撤離的路上。
當然,聽說也有些人不願意撤離的。不過這些事情,救援部隊沒有與他們細講。
至於不願意撤離的人會怎麼樣,李儉只能為他們的選擇哀嘆。放下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
為了排解旅程無聊,下午,營部繼續傳遞資訊。
在傳遞的資訊中,學生們得知。這場救援活動是全國性的,以各個省份為主要執行單位,大部分省份都將聚居區設定為省會,少部分省份安排了複數聚居區,具體行動則由各省和戰區統籌規劃。
幾乎是在天地變化、動物變異不久後,規劃便開始了。
李儉想了想,自己好像在那個時候看到“xxx緊急召開xx會議”的新聞,應該就是那個時候吧?
第一批行動在人造衛星全部墜落之後,救援部隊便已經出發。
李儉等人所在的吳會省,最後一批救援行動被安排在11月5日,即是在明天晚上時,絕大部分倖存者就會跟隨救援部隊踏上前往聚居區的路途。
“換句話說,王野他們明天才能受到救援?”陳濤掐指一算,發現這份安排落到另一個室友身上竟然是明天的事情。
“沒辦法,他家離錢安市太遠了,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