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清一邊用緬刀劈開前面擋著的灌木,一邊解釋道:“肉桂沒聽說過,那桂皮總聽說過吧?”
“沒有!”蕭薇薇堅定地說道。
“好吧,你厲害。”劉丹清被蕭薇薇打敗了,解釋道:“桂皮就是肉桂的皮曬幹後製作而成的,我們吃的茶葉蛋,通常就是茶葉加上八角茴香和桂皮煮出來的。”
“還有你看,樹上結了不少的果實,多數是青色的,少數有點帶褐色了,那些叫做肉桂子,味道和母丁香差不多,也是一種不錯的香料。”
“母丁香?是公母的母嗎?”
“對啊,丁香分為公丁香和母丁香,公丁香是花蕾曬制而成,母丁香則是果實曬制而成的。”
“啊?不該是公丁香是果實,而母丁香是花蕾嗎?”
……
兩人一邊閑聊,一邊採集了一些肉桂樹皮和果實。
找到宿營地點,劉丹清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生活,也不是砍樹,而是醃製熊肉。
他放棄了很多熊肉,但是割下來帶走的也不少,足有三四十斤,都是一塊塊的腱子肉,也叫做金錢腱。
讓蕭薇薇將這些熊肉切片,劉丹清則拿出一半的姜黃根,找了一塊平整的石頭,將它們切丁,然後用一根木頭碾磨得稀爛。
然後他將爛糟糟的姜黃根抹到改好刀的熊掌,還有片好的熊肉上醃製,讓其開始入味去腥。
接著,他又將桂皮和肉桂子同樣操作,同樣抹到了熊肉和熊掌上。
“蒸熊掌、靠刺蝟、紅燒穿山甲!這是華國經典的三道美食,可惜到了現在,除了刺蝟,其餘兩種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的數量十分稀少了。”
劉丹清將抹好佐料的熊掌和熊肉都放在了石頭上,自己開始了例常的砍樹生火工作。
“人吶,就是有惰性,你看我自從繳獲了這個打火機之後,連火都懶得生了,每次都是咔噠一下,火焰燃起。”
劉丹清將火點著,介紹道:“這裡是我們一會搭建庇護所的地方,我先生著火,將地上烤烤熱。”
“接下來,我要挖一個坑,用來烤熊掌。”
“好了,坑好了,我先用芋科植物葉子將兩只熊掌分別包起來,包的時候要厚一些,層層疊疊七八張,差不多了,然後,我要往葉子上慢慢澆水,讓水慢慢滲透到葉子的縫隙中。”
“接下來,往坑裡到點水,將包好的熊掌放上去,蓋上土,再把火堆移過來,好了,等上五六個小時我們再開挖。”
接下來,劉丹清又在火上搭了一個烤架,將熊肉一片片放了上去烤著。
至於豹子肉,兩人都選擇將其暫時忘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