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6章 孝道綁架 (1 / 3)

朱元璋心想,英雄不問出處,他都已經當上皇帝了,難道世人還要揪著他的出身不放嗎?

文官們見朱元璋沒什麼反應,繼續給朱元璋拍馬屁洗腦,吹朱熹理學如何如何偉大,有這樣厲害的老祖宗,那是朱家榮幸,要是認了他,老朱家祖墳都得冒青煙。

朱元璋越聽越來氣。

祖宗是什麼?

那是我父母的父母的父母。

讓他認別人當祖宗,自家的怎麼辦?

朱元璋就逮著這幾個文官臭罵,說身為人子,怎麼能不認父母、不認自家祖宗?皇帝以孝治天下,連祖宗都不認,那還有什麼資格當皇帝?

這一通狂風暴雨的發作,頓時把文官們給整破防了。

他們萬萬沒想到,朱元璋在親情這一方面的執念如此之深,不僅極度偏愛自家子孫,連父母、祖宗也是一樣緊抓不放。

新大明。

“混賬!咱已經說了,朱家有自己的祖宗,不需要找名人掛靠,這個姓楊的提出這樣的建議,他想做什麼?”

朱元璋氣得吹鬍子瞪眼的。

當年追認朱熹為朱家老祖宗這事兒,一度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原以為壓下此事之後,就沒人敢再提,沒想到這群文官如此賊心不死。

“這個叫楊士奇的,一看就沒安好心,居然敢如此試探,我看他是想找死!”

朱棣憤憤開口。

他太清楚朱綾的性子,敢舞朱綾臉上,楊士奇算是活到頭了。

不止是新大明,原大明的洪武、永樂、嘉靖等多個朝代的皇帝,看到這裡也是雙眼冒火。

天幕中。

朱綾如此玲瓏剔透,如何看不出楊士奇在試探她?

追認朱熹為皇族朱家的老祖宗,是文官群體一個充滿算計的局。

封建時代,對於一個人社會評價,主要取決於兩個層面,一個是忠,一個是孝。

臣子效忠君王,兒女孝順父母,被視為天經地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