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華夏網友也都是直撓鍵盤。
“我的天,這到底是什麼詩啊!我怎麼聽都沒聽過!”
“呼叫學霸,呼叫學霸,這到底是什麼詩?我怎麼聽得汗毛都起來了?”
“我特麼的是中文系博士,但是我也沒聽過啊,學霸也不好使了!”
“樓上可能是一個假博士!”
所有人都感覺出來不對了,全華夏十三億人,線上的好幾億人,一個兩個沒聽過,不能好幾億人都沒聽過吧!
“難道這首詩是他自己寫的?”
而此時各位國學大師,老師,中文系教授,也都全都處於當機的狀態,因為不僅僅是網友們都沒聽過,他們也都沒聽過!
此時燕大禮堂的教師席位上,幾個教授都是交頭接耳,都是討論無果,紛紛看向他們的校長當代名儒張燁先生。
“校長,我們才疏學淺,不知這首詩出自何處,還望您解惑一番。”
“請校長解惑!”
“請校長解惑!”
一眾教授和老師都是眼中充滿了期待和渴望,這詩簡直太有意境了,被這麼誦讀出來讓所有人都是感覺到一陣莫名的瀟灑之感,大師他們不論怎麼搜腸刮肚,都是找不到自己到底在什麼地方聽過這麼一首詩。
但是眼前人是誰,當代十大名儒之一,給四書重新作注的儒道宗師!
而且張燁先生博聞強記,過目不忘,就是年近百歲高齡,依然技藝超群。
曾有外國人挑戰張燁先生,張先生淡然一笑,從路邊報攤擇一報紙,掃視片刻,便是倒背如流。
並未誇張形容,而是真真正正的倒背!
外國人掩面而逃,自此過目不忘的傳說被越傳越玄,甚至有人從燕大傳出訊息,燕大十五棟圖書館裡面的藏書全都被張燁先生背下來了!
當然可能略有誇張,但是要說詩詞歌賦,他們便是從來沒見過張燁先生不知道的,就是一篇野史雜記,裡面的詩文有可取之處,張燁先生也要記下來。
相處多年,老校長別的愛好他們可能不知道,但是這詩詞,老校長可謂是愛到了骨子裡了。
但是誰曾想,他們問完之後,老校長卻是擰眉沉思了半晌,然後失落的搖搖頭道:“這首詩我沒聽過,不應該啊,這麼好的詩……”
還沒等張燁先生說完,音響中的聲音陡然變得鋒銳起來。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禮堂中無數驚呼聲響起,因為在那一道白光之後,他們看到了那個士兵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