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聽到有一份秘藥被送往邊郡,忍不住緊張起來。
邊郡有昭陽,還有他外祖定國公!
想到原著之中定國公被人暗算,南枝很難不把那份彜族秘藥和暗算聯系起來。
找個機會還是得去一趟邊郡,即便他去不了邊郡,也得讓仲景代替他去一趟。
看看他外公有沒有事,對於定國公南枝的記憶其實並不多,對方常年駐守邊關。
從南枝出生到長這麼大,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
他們的關系卻並不生疏,或者說定國公也十分惦記著他這個外孫。
有什麼好東西都會不嫌麻煩,將東西從邊郡送到盛京。
小到木偶娃娃之類的小玩意,大到虎皮熊皮這類的大物件。
並且對方將能代表定國公的私人信物給了他,這是他的幾位兄姐都沒有的。
這也是為什麼在荊州那些駐軍會叫他小主子,在他們眼中,他算是外公的繼承人。
南枝與定國公的關系就是見面不多,也親密無間的關系。
說起來十分不可思議,實際上也是定國公一片苦心。
畢竟南枝出生時身體不好,又是唯一的女兒高齡産下的孩子,自然忍不住多關心一些。
“具體給誰了不知,但確實有一份秘藥是到了邊郡。”巴清夫人思忖過後,還是說明瞭藥是透過誰傳出去的,“至於這三份秘藥,那都是從同一個人手上出去的。”
南枝忍不住皺眉:“你不是說秘藥有限?”
卻有人能夠一口氣拿出三份來,這明擺是沒和他說實話。
“那人手上原本只有一份,是從其他人手中得的另外兩份。”巴清夫人搖頭,不是她有意給哪一個那麼多彜族秘藥。
“行了,也別繞彎子了,到底是誰?”要說和對方談話最苦惱的是什麼?大概就是對方說話總喜歡一節一節往外露。
一定要反複不停追問才行。
“黔州牧趙松。”也是這人牽頭要扣下南嶺的商路。
聽到這事與黔州牧有關,南枝反倒不意外。
黔州兩股最大的勢力,既然不是巴清夫人所為,那自然只剩黔州牧了。
巴清夫人可能沒有直接參與,但有沒有做推手也不好說。
“既然知道了我想知道的,就不多叨擾夫人了。”得到答案的小皇子也不多留,起身告辭。
土司府終歸不是合適的地方,還是回到商會再仔細琢磨。
什麼事都急不得,邊郡一時半會兒還出不了問題,再加上每年仁安帝都會派一個醫術高明的太醫去給定國公檢查身體。
要有情況,昭陽也該告知一聲。
畢竟他給長姐的書信中,特意強調外公身體有什麼不適,一定要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