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下去,準備撤軍,退往廬江郡,前往合肥修整。”
“再請幾位將軍過來議事。”
就此,王世充領軍撤往廬江郡、淮南郡一帶駐守。
洛陽,獲取了伐遼之戰勝果,才從高麗戰場沿運河南返東都的,隋帝楊廣收到訊息,急令驍果衛將軍宇文化及,右屯衛將軍陳稜,光祿大夫裴仁基,領兵三萬南下江淮,支援王世充,剿滅江淮叛亂!
於此同時,因東南之變,一瞬間世間形勢亦是大變,人心思動,天下風起雲湧,龍蛇起陸,風雨欲來……
有志一飛沖天者,有心不甘者,或野心勃勃者,各種樣人皆知,統一之機已現,若再不起兵,南方很快就會一統,他等再無翻身之日。
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一石激起千層浪!
………………
時間進入大業十一年。
巴陵郡,江南玲瓏,小巧精緻,於古色古香中,檀香的燻繞下,蕭銑收到一系列傳遞而來的文書,立於書房,笑到“風雲變色,時機至矣!”
遂說道:“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便起兵反隋,此話亦轟傳天下。
大業十一年初,西梁朝貴族,隋朝皇后之侄蕭銑,與王默、董景珍、雷世猛等人,在巴陵幫,陰癸派,江南士族,以及部分梁朝舊權貴的支援下,於巴陵郡宣佈起兵,頓時,江夏郡、南郡、襄陽郡等十幾個荊襄郡縣群起響應。
起義之火一下子燒遍了整個荊襄大地,起義者十餘萬人,聲勢浩大,蕭銑自封為梁公,宣佈脫離隋朝,重建梁朝,他下令約束軍紀,愛護民眾,不得濫殺無辜,所有郡縣投降官員皆任原職。
梁朝疆域迅速擴張,北控荊襄陽,御漢水北阻,南鄰交趾,接壤嶺南宋閥,西至三峽,窺視巴蜀,東至九江,於林士弘爭鋒,沃野數千裡,於隋朝大地裂土封疆。
譙郡,城父人朱桀,聚眾十餘萬人造反,自號迦羅樓王,縱橫淮南淮北,率十餘萬人一路燒殺搶掠荊襄各郡,以吃人殺入為樂,所過之處雞犬不留,後流竄於南陽郡,在冠軍建立基業,修建浮屠。
鄱陽郡,豪強林士弘、操師乞,於鄱陽會和魔門陰癸派的支援下,聚眾造反,最終操師乞戰死沙場,林士弘則接替其志,大敗隋軍,斬殺隋室猛將劉子翊,率軍攻破豫章城。
林士弘便自立為帝,國號楚,有兵力二十餘萬,北進九江,南下臨川,以鄱陽湖為據點,勤練水軍,盤踞長江中下游,四處攻城掠寨,成為南方一大造反勢力。
南方完全宣佈反隋,局勢徹底大變,隋室盡失對南方大地的掌控之力。
………………
關隴,亦或是關中隴西地區。
各大豪強勢力更是順時而起,西涼名門李氏子弟李軌,在家族和隋官的支援下起兵佔領武威郡,自稱河西涼王。
金城郡豪強、鷹揚郎將薛舉也舉兵造反,迅速佔領金城郡,募兵十萬人,自稱秦帝,率大軍向河湟方向挺進。
關中內,起兵的稍小豪強更是數不盡數。
而這時,處於中原腹地的瓦崗寨也漸漸出現了異動……
喜歡諸天長生遊請大家收藏:()諸天長生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