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稀奇,因為對一些跑龍套的國家來講,滅和被滅是常態化的。
楚國看著許國被滅,心生愧疚,於是扶持了一個許國公室子弟在楚國境內延續許國宗祀。
但姜姓許國只延續了二十來年,公元前481年,楚惠王封公族子弟公子結為許君,許國從此再也不姓姜,而姓了羋。
羋姓許國最後徹底告別歷史,則是在戰國時期,楚國一紙命令,廢黜許君,亡了許國。
許國很可憐,被本系列春秋故事形容為流浪國家。自春秋開啟以來,經常見許國在遷國。
許國這種小國,被滅是必然的。
魯定公喝著茶看著這個春秋江湖,他很淡定。
因為對於許國被滅這樣的大事,他勿需作出任何決策。因為魯國的重大決策,是三桓集體作出的。
而三桓的集體決定,則是由季氏主導的。
只是,季氏卻是在陽虎背後操控的!
但陽虎沒有動,許國被滅,表面上看,不幹魯國什麼事。但陽虎相信,與魯國相干的事很快就要來了,許國被滅就是一導火索。
楚國國力折損嚴重,暫時無力教訓鄭國。
要教訓鄭國的,當然是晉國。
晉國早就想教訓鄭國了,因為去年楚國被吳國擊敗時,周王室抓住了機會,徹底解決了長達十餘年的王室內亂。
當時,晉國支援下的東王周敬王,派出一支特種部隊,趁楚國無力保護,刺殺了流亡在楚國邊境的王子朝。
王子朝被刺殺,引起了追隨者的憤怒,除了周王室那一大批追隨王子朝的大夫臣工外,列國諸侯中的鄭國是暗地裡支援王子朝的。
鄭國以此為理由,本著抓緊擴大地盤的戰略思路,趁王子朝黨羽向王室發起進攻之際,出兵佔領了屬於王室地盤、但與鄭國有著歷史淵源的馮、滑、胥靡、負黍、狐人、厥外等六邑。
周敬王向晉國哭訴,晉國很火大。
但由於精力不濟,晉國一時沒把火發起來。
現在好了,你鄭國變本加厲地違反周禮,居然又滅亡了許國,那不好好教訓教訓你鄭國的話,這個盟主無法當了。
晉國祭出了老套路,命令中原列國去討伐鄭國。
這一次,接到命令的,正是魯國!
歷史上,魯國與鄭國交戰,幾乎沒有贏過,恐鄭病十分嚴重。
這一次,依慣例,魯國應該嘴上應允著,但行動卻緩慢著即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