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呂普當然不會輕易就相信信裡的話,畢竟這件事太重要了,對他們兄弟來說應該選擇投靠哪位王子不但關係著他們自己,更關係著整個家族甚至是部落未來的命運。
奧斯曼帝國早期建立的時候,那些勢力強大的部落酋長們並不甘心輕易交出權力,他們可以奉一位蘇丹為王,但是卻不能容忍這個人從他們手裡奪走統治部落的權力。
所以從最初開始,蘇丹與部落貴族們之間的關係就顯得異常的錯綜負責,當貴族們佔據優勢的時候,蘇丹往往不得不靠迎娶他們的女兒討好那些部落貴族,可一旦蘇丹掌握了主動,就會對部落貴族予以限制甚至大開殺戒。
奧斯曼帝國就是在這種反反覆覆當中度過了這些年,直到穆罕默德二世征服了君士坦丁堡,蘇丹的聲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部落貴族們才漸漸蟄伏在蘇丹的強大陰影之中。
不過隨著年輕王子們成年,部落貴族們又面臨著新的選擇。
艾呂普知道當初他的哥哥阿斯胡爾克是因為讓蘇丹失望才被放逐似的派到羅馬擔任使者,這固然是因為阿斯胡爾克對歐洲文化近乎痴迷的態度讓保守的巴耶塞特二世不滿,不過還有個更深的原因才是導致蘇丹把他遠遠趕離帝國權利核心的關鍵。
那就是阿斯胡爾克與邁哈邁德王子的關係,讓蘇丹變得有些疑心疑鬼。
阿斯胡爾克與邁哈邁德算是親戚,他們都娶了安納托利亞的一個大部落酋長的女兒,這讓兩個人之間要比其他王子更加親近,而因為阿斯胡爾克兄弟倆人相繼得到了蘇丹的賞識,這就讓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家族在帝國裡成了顯赫的新貴。
邁哈邁德是個很直接的人,他一點都不掩飾對蘇丹寶座的渴望,所以在招攬蘇丹身邊的人這件事上也做的毫不忌諱。
阿斯胡爾克與邁哈邁德之間的親密關係引起了巴耶塞特二世的猜忌,他很擔心這會成為邁哈邁德在他身邊安插的一個眼線,只要縱觀奧斯曼帝國曆史就會發現,蘇丹父子之間的殘酷鬥爭絲毫不比兄弟爭位仁慈多少,甚至有不止一位蘇丹傳說是被自己的親生兒子謀殺的。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巴耶塞特二世把阿斯胡克爾打發到了歐洲,不過蘇丹這麼做倒也並非是完全出於對自己這個寵臣的不信任,相反他這個決定多少是出於對自己這個親信的愛護。
蘇丹並不希望阿斯胡爾克捲入的太深,特別是在奪取王位的鬥爭還沒有完全明朗之前,輕易投出籌碼顯然是很不明智的舉動。
蘇丹還是希望阿斯胡爾克有個不錯結局的,所以他把自己的寵臣遠遠的打發到歐洲,以躲開君士坦丁堡的是非之地。
艾呂普仔細看著手裡的信,雖然只有一句話,但是他卻在反覆琢磨亞歷山大的這個訊息究竟有多少是值得信任的。
從現在看,雙方合作的還算愉快,亞歷山大倚靠艾呂普的暗中策應給拉迪斯拉斯二世造成了重大壓力,而艾呂普則獲得了足夠多的財富,雖然這些財富現在看大多還只是協議紙面上的東西,但是雙方都知道在奧斯曼帝國強大的實力面前,歐洲人至少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要被動挨打的,既然這樣那麼他們的合作的機會應該還有很多,時間也會很長,所以亞歷山大不會因為貪圖一點點的小利而毀掉他們之間的信任。
既然這樣,那麼亞歷山大的這個訊息就很值得考慮了。
艾呂普當然知道塞利姆王子對蘇丹寶座同樣勢在必得,而且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大家都很明白不論誰一旦成功都不太可能讓其他兄弟活下來的,這是奧斯曼蘇丹家族的傳統,所以哪怕是為了活命也必須擊敗別人成為蘇丹。
只是如果哈米·雷薩爾·普洛姆和席素谷真的是塞利姆的支持者,那事情可能就要嚴重的太多了。
畢竟現在奧斯曼大軍就在巴爾幹,而塞利姆因為常年駐守希臘,所以在這裡有著遠比邁哈邁德更得人心的優勢,如果再加上那兩個蘇丹身邊的重臣,在這種蘇丹生死未卜的微妙時刻,會發生什麼事情真的很難預料。
艾呂普當然不知道未來巴耶塞特二世就是被成功殺死了邁哈邁德的塞利姆逼迫讓位的,更不會知道蘇丹的死恰恰就是和雷薩爾這個他最信任的宦官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可只從現在看來,艾呂普已經隱約有了些最壞的猜測,所以他這時候就要顯得更加謹慎了。
“伯爵希望我怎麼配合他?”艾呂普看著德佩德“先說好,我是比較喜歡錢,但是如果要我去做危害帝國利益的事我是不幹的,這其實無關忠誠而是純粹因為付出與回報不能相比。”
博德佩德輕輕點頭,他倒是承認這個奧斯曼人的確很聰明,完全知道應該把貪婪約束在一個什麼範圍內,這樣即便將來他的行為被人發現了,他也可以找理由為自己辯護。
而事實是艾呂普現在做的還真是很符合蘇丹的意圖,至少巴耶塞特二世從開始就沒有狂妄的打算在這次遠征中一舉拿下匈牙利,他的主要目標也只是以布加勒斯特外為中心的巴爾幹半島,至於深入歐洲腹地,蘇丹暫時還沒這個打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即便他有意放過赫爾瓦的舉動被人發現,也可以解釋是為了在匈牙利引起更大動盪,進而逼迫拉迪斯拉斯二世及早從布加勒斯特抽身。
對艾呂普這種左右逢源又恰到好處的盤算,亞歷山大是很清楚的,所以他也就不會提出讓奧斯曼人無法接受的條件。
“伯爵希望您能幫助波斯尼亞國王,讓他對匈牙利南方的攻勢更猛烈些,我們也會去找赫爾瓦公爵,希望他能在適當的時候暫緩對魯瓦?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