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認為雷薩爾是蘇丹的兒子塞利姆王子的人是有原因的。
和他的父親巴耶塞特二世頗為性格鮮明不同,塞利姆是個充滿矛盾的人。
他一邊對歐洲文明充滿了如痴痴醉的喜愛,又一邊還不留情的摧殘在他來說屬於異教的一切東西。
另外他在向敵人展現出令人膽寒的血腥與殘酷的同時,卻又毫不保留的對那些來自歐洲的眾多學者與人才充滿了仁慈與慷慨。
“你們棄他們如糞土,而我把他們視為珍寶。”
這句話就是塞利姆對伊比利亞半島上因為激烈的排猶和迫害所有異教徒而導致大量人才逃亡東方時,對伊比利亞的君主們表示諷刺的嬉笑。
不過亞歷山大認為雷薩爾是塞利姆的人並非只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他知道旁人所不知道的一些雖然還未發生,可現在看來卻是已經可以肯定的事情。
歷史上塞利姆將在幾年後和他的兄弟邁哈邁德為了爭奪蘇丹王位而發生激烈的內戰,而最終獲得勝利的塞利姆不但幹掉了最大的競爭對手邁哈邁德,而且還趁機逼迫他的父親巴耶塞特二世遜位讓賢。
而在這兩件事上,哈米·雷薩爾·普洛姆都扮演著非同一般的角色。
在邁哈邁德戰敗後,雷薩爾以巴耶塞特二世蘇丹的名義宣佈他叛亂,然後對這位奧斯曼王子執行了湮刑。
而在巴耶塞特二世被迫遜位並且被流放似的送回他的出生地色雷斯後不久,這位蘇丹就突然與世長辭,而當時在蘇丹身邊的,就是哈米·雷薩爾·普洛姆!
因為這樣,歷史上很多人曾經懷疑這位巴耶塞特二世生前最信任的宦官總管其實是受了新主子塞利姆一世的命令,暗中對巴耶塞特二世下了毒手。
雖然這個說法始終沒有得到證明,但是至少從他剛剛的言行看,這位宦官很可能已經與蘇丹的某個兒子暗中勾結是很明顯的了,而從歷史上的種種跡象看,他投靠的當然是塞利姆。
對那位未來的塞利姆一世,亞歷山大知道的不是很多,不過他知道這是個很殘忍的人。
他崇拜的不是他的父親巴耶塞特二世,而是他的祖父默罕默德二世。
這讓他不論做什麼事都儘量想要模仿穆罕默德二世,這其中既有穆罕默德二世的龐大野心,也有他對敵人的殘酷無情。
不過在亞歷山大記憶裡這位未來蘇丹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倒並非是他自己建立的那些豐功偉績,而是他有個堪稱奧斯曼帝國曆史上最雄才大略的兒子——未來的奧斯曼帝國第十位蘇丹,蘇萊曼一世。
只是如今那位被稱為“大帝”的蘇萊曼一世,還只是個拖著鼻涕滿地亂跑的小屁孩。
很顯然,雷薩爾急於與聯軍簽訂協議是為了能儘量快撤軍,或許是現在或者是不久之後,這位宦官總管應該成為了塞利姆王子的人,現在他這麼著急,自然是為了儘快讓塞利姆做好準備。
和邁哈邁德不同,塞利姆因為常年駐守希臘,所以他在巴爾幹有著比邁哈邁德更深的根基,所以即便他如今遠在亞洲,他的軍隊和追隨者依舊有可能趁著蘇丹的御營和大軍在巴爾幹的機會,奪取先機。
“是不是該想辦法破壞塞利姆的打算呢?”
亞歷山大心頭閃過這個念頭,對塞利姆的過往他雖然印象不深,可只要想想他那個將來厲害得讓人肝顫的兒子,亞歷山大就覺得最好能阻止塞利姆成為蘇丹,或者至少讓他不是那麼順利的登上寶座。
既然連巴耶塞特二世都可以在布加勒斯特城下發生意外,那麼為什麼塞利姆就一定會成為蘇丹呢?
畢竟歷史上的巴耶塞特可沒有遇到如今這檔子倒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