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金戈鐵馬吞山河> 第十八章 卻月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八章 卻月陣 (4 / 4)

姚賞見機收槍,迎了上來,數招之下,已覺遇到平生勁敵,王鎮惡再是長矛刺來,姚賞側身躲過,忽長矛回擊,長槍迎來,瞬間手臂一麻,長槍脫手掉於地上,王鎮惡已覺姚賞不敵,收了長矛,忽見晉軍數支長矛刺來,姚賞手無兵刃,腰間一陣劇痛,口吐鮮血,慘叫一聲,倒在了地上。秦軍見主將已死,瞬間抱頭亂竄,全線崩潰,王鎮惡已然大勝,順利攻入長安城。

姚泓聞報姚賞戰死,差點嚇得暈了過去,情急之下不知如何是好,正此時,晉軍已包圍了深宮,王鎮惡長矛揮來,架在姚泓脖子上,姚泓心知必死無疑,閉目不語,王鎮惡卻並未刺死姚泓,而是將其活捉帶回了軍營。劉裕在軍營聞報王鎮惡大勝,又活捉姚泓,萬分高興,而與劉裕一般高興的還有關中老百姓,只因秦廷早已失去了民心,而今聞秦國已被滅,自然萬分高興。

王鎮惡將姚泓交給劉裕,說道:“將軍,這便是姚泓。”

劉裕看了一眼姚泓,發出一聲冷笑:“你父王姚興可不像你這樣無用。”

姚泓以為劉裕是怕自己父王,惡狠狠說道:“若是我父王還在,你等賊子豈能攻入長安?”

劉裕聞得此言,喝道:“拖出去斬了。”言畢,見兩名士兵將姚泓拖了出去,姚泓視死如歸,並不狂言咒罵,劉裕道是很欣賞姚泓這一點,劉裕親自帶兵入長安城,欲休整數日,再伐魏國,不料京城建康傳來急報,劉穆之不久前因病而亡。

劉裕聞報心中十分緊張,劉穆之一死,朝廷之內便無心腹之人,萬一國內發生政變,自己豈不危在旦夕,無奈之下,只好讓成功在即的北伐大業就此夭折。

只好命王鎮惡留守長安,自己則親率大軍回了建康,皇帝突聞劉裕班師回朝,又氣又怒,卻又不敢責怪劉裕,劉裕回朝之後,馬上進宮見了司馬德宗,行了禮後,問道:“臣於長安突聞劉穆之病亡,不知萬歲對此事可有深究?”劉裕所問之言乃是懷疑劉穆之並非病亡,而是被在朝官員害死。

司馬德宗對劉裕已生疑心,現又聽得劉裕這般逼問,心中一怒,說道:“愛卿的意思是朕害死了他嗎?”

劉裕聽後大驚,不料德宗這般發怒,只好掩了其心中疑問道:“臣並非此意,請萬歲贖罪。”

德宗也不敢將劉裕得罪,此事只好作罷,而劉裕卻開始計劃反晉大計,回到府上,召集了檀道濟、檀韶、魏詠之等心腹,細聲道:“如今皇帝懷疑本將軍已經有反晉之心,你們說該讓本將軍如何是好?”

檀道濟已明白劉裕之意:“將軍大權在握,如今皇帝不理朝政,天下大亂,早失民心,若能推翻晉室,天下百姓自當萬分高興,也是民心所向。”

魏詠之等人聞言也點頭稱是,劉裕笑了笑:“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

檀道濟再說道:“若為天下百姓考慮,此事怎能與之相比?”

劉裕心中大喜:“此事我自會安排。”

次日,劉裕見了德宗之弟司,二人暗中商議要事,劉裕道:“我打算廢了當今皇帝改立你代之,不知你可願意?”

德文心中大驚,想不到劉裕會說出這等不忠之言,但是自己心中確實有代替自己哥哥德宗之意,又想到劉裕大權在手,若不答應此事,怕是性命難保,無奈之下,只好點了點頭。

數日之後,劉裕便派人暗中勒死德宗,劉裕隱瞞其死因,朝中大臣不敢追問,又過數日,劉裕立司為皇帝,自此晉室之勢全然掌控在劉裕手中,朝中大小官員均不敢得罪劉裕。

此訊息傳到襄陽城司馬休之耳裡,聞言大驚,召集部下大將進行商議,司馬休之有一手下名為韓延之,此人十分勇猛,就連劉裕也極為欣賞。

司馬休之問道:“劉裕自立司為帝,分明有反叛之心,我等再這般不管不問,恐怕不久晉室必滅。你等敢不敢隨我出兵討伐劉裕?”

韓延之說道:“屬下誓死效忠,絕不屈服於劉裕。”

司馬休之聞言大喜,不久便召集四萬兵馬於襄陽起義,討伐劉裕大軍。

劉裕聽說司馬休之造反,忙令檀道濟領兵鎮壓。韓延之任先鋒,兩軍相對,檀道濟大喝道:“反賊,你等膽敢造反,看我將你等殺得片甲不留。”

韓延之哪聽得這般狂言,喝道:“劉裕反心已露,我軍乃是為晉室著想,你等還不速來投降。”

檀道濟聽後哈哈大笑:“天下局勢已定,該投降的怕是你們吧!”韓延之聞言大怒,不再言語,駕馬奔來,手持一支長槍,喝道:“吃我一槍。”

檀道濟也駕馬迎去,二人惡戰數回合,不分勝負,檀道濟大喝一聲長劍劈來,韓延之長槍一橫,擋了開去,二人均覺遇到生平勁敵,檀道濟再是大喝,一劍刺來,使了生平之力,竟一劍砍斷了韓延之長槍槍頭,見罷,韓延之大驚,正欲駕馬逃去,卻見檀道濟長劍一扔,插入韓延之背部。韓延之隨即倒下馬來,晉軍見罷大喜,不待檀道濟下令進攻,便見全軍一齊奔來,敵軍見罷,士氣不足,爭相退去,這一戰被晉軍打得大敗。

司馬休之聞報,心中一怔,帶了百餘親信駕馬而逃。檀道濟乘勝追擊,殺了司馬休之親兵數十人,卻再也追不上司馬休之,只因此人騎得一匹千裡寶馬。喚作揚武馬,此馬速度與耐力非一般千裡馬可比擬,更何況檀道濟所騎之馬只是一般駿馬而已。

再說司馬休之逃走之後,投靠了魏國國君拓跋嗣,不久卒于軍中,此乃後話,不必多言。

劉裕聞得檀道濟又是大勝,心中大喜,如今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北方國家也不敢輕易來犯,看來時機已快成熟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