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禮部兩位文官為副手,同行的有兩位奧斯卡巴迪的親信副手。
船隊一共十二條船,從長安裝了無數的貨物,然後在杭州再裝一萬匹普通絲綢後,選一個黃道吉日,祭祀海神後出海。
海邊,柳木與郭孝恪並肩走著。
“老郭,我給聖人那張海圖你拿到了。”
“恩,聖令,寧可毀掉莫流出,絕對不能讓外人看到。這海圖天下間除我大唐無人有,擁有此海圖者就是大海之王,我唐皇就是海皇。”郭孝恪的語氣之中充滿著鐵血的味道。
柳木笑著點了點頭:“和東羅馬的人打交道多讓禮部的人去,有一個秘密的任務,聖人應該告訴你了。”
“恩,我知道。禮部精心挑選了數冊圖書,這是禮物。而後我們還帶上鑲金的紫色頂尖數種絲綢。東羅馬圖書館的書籍,能帶回來的盡量帶,帶不回來了那怕出金子找人抄,也要抄一份拿回來。”
“就是這個理。還有,咱們的全帆式戰艦,記得保住核心秘密。其餘的不重要。”
“曉得。”郭孝恪重重的點了點頭。
需要交待的,在長安的時候每一個船員都有所交待,這每個人都是禮部、兵部、神策衛聯合精心挑選。這次遠行,大唐朝堂也非常的在意,不僅僅是錢幣,而是東西方兩大帝國之間的交流。
大唐人已經在奧斯卡巴迪身上感覺到了,東羅馬有值得大唐學習的技術。
其他幾個方向過來的船,有同是長安過來的柳奭等人,也有從北邊搭膠州新船過來的崔一葉,還有從揚州過來的幾十名被挑選出來的巧匠。
柳木設宴,請了三場。
碼頭上忙碌了幾天後,終於到了一個黃道吉日,船隊出海。
船隊兩天兩夜就到了雞籠港,只是遠遠在港口外轉了一圈,柳木也就是看了一眼碼頭的修建進度,然後就繼續往南。
柳木這船已經是他腦袋之中能夠想到的極限。
船底流線型作的非常出色,在空載滿帆順風的情況下,極限速度可以達到差不多後世的十六節,普通的時候就是十節,逆風要看逆到什麼程度。
這次出行沒帶重灌貨船,就是怕影響船隊速度。
郭孝恪遠行,他的船隊會在嶺南那邊再裝一次貨,然後帶上嶺南那邊準備好的輕裝貨船,到時候船隊的速度立即就會被拉下來。
裝糧食的重灌貨船,裝的最多,跑的最慢的,也就是兩節的速度。
注:有書友提醒,把船速設定的有點過高。無論是蒸汽船,還是風帆船,重新查證了資料之後,全帆式戰艦最牛的也沒有超過二十節的,全帆式貨船遠洋的就是十五節,這是帆船達到頂峰時的速度,所以本書修改速度的設定)
順著大流求海峽南下,然後從大流求南港直線往南走。
從杭州出來,再一次看到了無數島嶼的時候已經是五天之後,第七天中午才真正看到陸地。
這裡柳木也沒有辦法測算自己到底在呂宋島的那個位置。
找了一處風平浪靜的海灣,派出小船探路後,船隊這才進入海灣,依然是靠著小船將人轉到了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