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唐朝好舅子> 第0735節 名門世家的子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735節 名門世家的子弟 (1 / 2)

王崇基說道:

“理由有很多,但真正的原因卻是,封死倭島、半島海路南下的一切機會。大流求北港、石山島石恆)、琉球、耽羅、對馬之外,晚輩認為北邊肯定還有佈局,這是一個網,外圈網的是倭、內圈網的高句麗。”

幾位年長者相互看了看,都滿意的點了點頭。

眼前利益是一回事,大利益又是另一回事。

倭人不能發生內部的戰亂,貴族之外四百萬倭人這已經是大唐眾貴族寫進自己賬本內的財産。

用現代的話說,大唐不是封建朝代,而是半封建半奴隸制。

大唐眼下為了安定國家,給了佃、僕、婢成為平民的機會,但對於奴,依然還是嚴管的。這個奴多來自戰俘、罪人。

奴隸的比例在下降,若是十年內完成佃、僕、婢的改制之後,那麼沒有了佃、僕、婢這三個群體之後,純粹的奴已經不足百分之三。

那麼,大唐需要人口,更需要奴隸。

這是處於頂層世家的共識。

崔鴻站了起來,向自己的堂兄崔源點了點頭,崔源也點了點頭之後,崔鴻說道:“七天之後,你們所有人換上尋常的麻布衣,隨船出海。此次遠行時間不定,但每時每刻也不要忘記,你們是大唐的超等士族。”

“尊長者教誨。”所有年輕人一齊施禮。

“從今天開始,嚴禁私自飲宴歌舞,麻、糖、絲、木、地理、天文、海文等等,你們要放下經學,開始學習這些雜學,不得怠慢。現在退下吧。”

“尊長者教誨。”所以年輕人再次同時施禮,然後退著走到門外。

優秀的世家子弟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走雞鬥狗混人生,欺負鄉鄰的這些不會是頂級世家的嫡子弟,旁支都不多。多是那些暴發戶,或是些小門小戶的低等貴族。

事實上,杜如晦此人五姓七望無人不服氣,就是杜如晦的弟弟都可以稱得上的一個人才。

但是杜如晦的兒子。

五姓七望認為不值一提,屬於靠父親的威望混吃度日的型別。

再說到謝家,謝家眼下在大唐莫說三品官,全族連一個四品都沒有,可依然是名門。

謝家與杜如晦兒子同齡的,隨便挑出來十人,九個都比其優秀,最後一個也不會太差。當年北朝之時,謝家在朝堂之上佔半壁官場,就是得宜於良好的家風與嚴格的教育。

那怕時至今日,經歷了幾乎滅族之災後,謝家依然是人才濟濟、名士如雲。

崔鴻,只是清河崔氏的族老。

他下令禁止飲宴歌舞,其他六家沒有提出反對,那麼就代表認同。

七家的子弟無一人破戒。

幾天後,數只船隊來到了杭州,長安來的這一隊,帶隊的是郭孝恪。

敦孝恪原是李績副將,後在洛陽之戰立下大功,當年李淵加封他為左曉衛將軍,此次西行十萬裡,就是由他作為領軍將軍帶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