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木看來有十足的把握,否則不會把自己的四妹夫、五妹夫都派過去,這是去撿功勞的。
禮部尚書唐儉說道:“主使就用馬周,此人倒是有才華有膽識。護軍副將可在薛、席二人之中挑一位。護軍主將臣請兵部選一將,副使臣推薦六人,各位幫著挑一挑。”
“臣以為,請翼郡王入內議事。”
秦瓊很快就被找了進來,問起漠北的情報,秦瓊說道:“有訊息稱,頡利與各部落相處的很差。”
“漠北的訊息都是三個月之前的,現在估計這些部落已經在想辦法離開頡利,他們有可能會推舉俟斤夷男為可汗。”柳木在旁補充道。
秦瓊檢視過所有草原上的情報,聽到柳木這麼講也跟著說道:“有這個可能,來自回紇可汗的秘信之中,也認定夷男的聲望最高。各部落似有脫離頡利之意,特別是突厥牙帳北逃之後,人心散了,有可能現在他們已經在計劃。”
秦瓊是靠著來自神策隱衛的無數情報作出的有效推斷。
李世民聽完這話吩咐道:“叔寶,可否替朕北上,若是夷男真有心歸順我大唐,你在肅州見他一面,代朕賞賜。”
“禮部安排一下,賞賜何物。”
“是!”唐儉與秦瓊一同施禮。
秦瓊不可能北上為使,畢竟草原還控制在頡利手中,秦瓊這個身份不容有失,這對大唐是一種國威上的嚴重損害。
但秦瓊作為眼下大唐最高等級武將,代表大唐皇帝也算是給足了夷男面子。
秦瓊又問道:“聖人,臣有一問?”
“不用你問,你到了那邊還有另一個任務,安排你的部下好好的查探伊吾與高昌的情況,朕已經決定在明年對高昌用兵,還有一年時間的準備,不容有失。”
“是!”秦瓊想問的就是這件事。
若僅僅是對夷男,那麼長安可派人有很多可選的,但對高昌用兵,就非秦瓊親自去看看。李世民要一戰下高昌。
這時柳木說道:“聖人,我想回江南去。”
“再等幾天。就舶司的事情再議一議,你再回不晚。十天!”李世民給了柳木一個時限。
柳木又說道:“聖人,就我的大農場試行計劃是否可以繼續。還有,我想帶三千戶去江南,然後到倭島。”
“三千太多,兩千。依大唐律,佃在倭可為民,這兩千戶為上民。十下民為一村,上民為村正,五村為裡。其餘的讓六部給你一份詳細的律案,你可提出建議,但律案一經尚書省行文,不得有違。”
“是。”
柳木這一點是能搞清楚的,國家級正式公文那是必須要遵守的。
蕭瑀說道:“過十天柳駙馬就要離開長安,老臣有幾個關於舶司的問題要問一問。老臣以為,當從六部各抽一位侍郎,擇以一能吏為天使南下嶺南,就西港舶司的一些問題作以調整,我大唐當威伏四海。”
李世民點點頭表示認可:“告訴馮盎,朕允許他可以為扶南計劃開始籌備,等候時機。定扶南之時,就是他封王之時。”
“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