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元璹支援之後,各人也都表示支援。
然後盧氏族老又說道:“這個山南東道似乎當真可以一試這個攤丁入畝法。”
柳木整個人都暈了,記得後世有歷史記載辮子朝雍正為了實際攤丁入畝可以說下了多大的功夫,沒有酷吏田文靜拼了命的去執行,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而大唐的貴族卻是無比的支援。
這會細想起來原因就是,大唐的貴族實際上還是要交稅的,只是交多交少的問題。
貴族們想借這個攤丁入畝將他們那些不合法的土地合法化。
“各位,各位。”崔君肅高喊著:“眼下議的是東港舶司的事情,借用柳駙馬的一句話,你家裡全部的田一年能掙多少,西港舶司一年的收益有多少。那個重,那個輕。”
所有人都又坐下了,幾乎全票支援柳木在倭島實施攤丁入畝的方案。
柳木沒有回座位,深吸一口氣後說道:“接下來就是一條毒計了,晚輩希望得到各位長輩的支援以及在方案上的完善。晚輩的計劃上,讓倭島沒有或者盡可能少的種糧食,他們所有的田地全部用來種經濟作物。”
“桑林就是經濟作物,這個收益大於種田。”
“他們吃什麼?”一直默默聽著的房玄齡開口了。
“西港舶司負責供給所須的一切糧食,那裡有不怎麼好吃,卻一年三熟的米。但真正的高産糧區還沒有佔到手,可能需要打仗,那麼給點兵馬吧。”
這一次,人手一份厚度達到一寸的計劃書送到各人手上。
“這是絕戶計,倭人不是還送了一個美人給你,而且還是頂尖大貴族的嫡女。竟然還有這樣的計策,古怪,古怪。”杜如晦一邊翻看那本計劃書一本笑著說道。
柳木卻很嚴肅:“倭人為什麼要遠徵新羅,杜公如何理解?”
“彈丸一島,聽裴府尹講過,他們多山少田,風災,雨災不斷,特別是大地震動卻是年年都有,而且震動極為恐怖。有人還見過數十丈高的巨浪從海中而來,海邊一切盡毀。新羅卻是平穩的多,而且田地也不錯。”
杜如晦作為大唐最頂尖的智囊,這樣的問題難不到他。
柳木卻是呵呵一笑:“大唐的土地更好,田地廣闊,風調雨順……”
“誅心之語,但卻是沒有根據的話,這樣猜測一個小邦有違德之嫌疑,讓人不由的懷疑是否是一種藉口。”杜如晦臉上的笑容瞬間就消失了。
“杜公!”柳木來到杜如晦面前抱拳一禮。
杜如晦微笑著同樣抱拳回禮:“柳駙馬。”
“您老說我是找藉口,晚輩若有心想整治那個小邦何時找過藉口?”柳木反問著。
杜如晦搖了搖頭:“之前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柳駙馬是良臣,但對外擴張之心卻是如司馬詔之心,擴張不是壞事,但也要有度。更何況渡海不同於沿著海邊的運輸,困難重重,更何況反事要講個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