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合法不交稅的田,與不交稅的人。
合法就拿秦瓊來說,秦瓊的爵位會有相應的免稅田畝,然後是他的官職給予的官業田,然後是秦瓊實封眼下有一千四百戶。這是合法佃戶的總數,這些人不需要作工,也不需要交稅,他們所産出的一切需要交稅的部分都是屬於秦瓊的。
當然,秦瓊也可以悄悄的再增加上一些佃戶,吏部、戶部是不會調查的那麼詳細。
各大貴族,他們與秦瓊不同,他們手上還有祖上留下的田地,不過戰亂之後許多田地荒蕪了,而且武德年間也官方整理過一次,將一些土地收回。
但依然遠遠高於他們實際應該合法免稅的部分。
崔君肅出來勸說的意思就是,他已經看得出大唐新皇必然要真正動手整治這一部分,超出的部分肯定是要交稅的。
崔君肅又說道:“三國之時,曹魏之法。”
“當真?”王君愕驚訝的問道。
崔君肅默默的點了點頭,他已經講的很清楚了,而且大唐官方已經數次表明,漢之後天下混亂,唐一統天下當正國法。
那意思就是,漢之後的一切律條誰都別拿來說話,大唐不認。
柳木低聲問崔君肅:“崔公,您說的是那一條?”
“典、賦!”
聽到這兩個字,柳木懂了。三國的時候曹操確實是一個人才,他執行的稅法分為三種,一種是在編在冊戶的田租與戶調,第二種是典農部民的租賦,屯田戶就是這一類。第三種就是士家租賦。
其中士家租賦就是按畝收的,一畝約十錢或是四升糧。
所以說柳木的這個攤丁入畝並不算是新事務,這些知識深厚的貴族們已經聯想到了曹操計程車族租賦。
過了好一會,王君愕說道:“史書有記載,操與洪首揚貲平之法。確實是在曹魏之時,上自操本人,下至小民,可以說除了奴隸之外無一免稅,比起這個我大唐還算仁厚。”
“老話就不提了,只說眼下這個。”崔君肅制止再說有關他們這些貴族未來幾年的將會遇到的一些變化,因為這事情與此時無關,許多細節還是要放在朝堂之上談的。
柳木站在一旁拍著腦袋,他怎麼也想不起來,到底是那一個時期真正開始士族完全免稅呢?
明、還是宋?
“柳駙馬。”崔君肅呼喊道。
“啊,說眼下的事。”柳木也停止了思考:“我這個想法的最大的好處就是,開荒可以多分一些田,只要你能夠交得起稅。而後就是,想生多少生多少,再也不怕家中人口多而影響生活。”
“不如在山南東道也用此法嘗試。”說話的是鄭元璹。
山南東道開荒對於他鄭家來說是一個天大的機遇,他想借這個機會大量開荒,合法的擁有這些開荒的田地。
“鄭老,眼下說的是倭島這些佃戶的問題。”崔君肅無奈的打斷了鄭元璹繼續要說下去的話,這話同樣是朝堂之上需要議的,而不是在倭島。
“我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