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 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 (2 / 3)

韓絳怎麼咆哮也沒有用,他只能老老實實,打點行囊,帶著人馬浩浩蕩蕩下江南。

可就在韓絳離開的這一天,西京格外熱鬧,到處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弄得韓絳一頭霧水,別是歡送我吧?

莫非我在民間的名聲這麼好?

韓絳立刻正襟危坐,把派頭兒端了起來。

只是他繃著好半天,卻沒發現有人搭理,只好派人去打聽,這下可好,韓絳總算是弄清楚了,敢情是修了好幾年的川陝直道終於通了,第一批,總計一百萬匹蜀錦送到了京兆府,其中有20萬匹運到了西京,吸引了各地的商人前來洽談。

很多老百姓也都跑過去看貨,聽說這一批蜀錦質量好,價格還比往常便宜兩成呢!

蜀錦在漢唐可是大大有名,紋樣圖案豐富多彩,章彩綺麗,尤其流行“團窠”與折枝花樣,外環圍聯珠紋,團窠中央內飾對稱,多隱喻吉祥、興旺,絢爛的蜀錦裝點盛世大唐,暢銷海外,名噪一時。

到了大宋,蜀地經歷戰亂,衰敗了幾十年,後來東南興起,吳地的絲綢漸漸暢銷全國,巴蜀被壓了下去。

近些年,隨著巴蜀經濟恢複,蜀錦又重新興盛起來。

只是巴蜀的商人環顧四周,鬱悶地發現李白說的真對!

蜀道難!

蜀道太難了!

東南的絲綢可以順著運河,直接進京,暢通無阻。而蜀錦呢,要嗎沿江而下,到東南再轉乘漕船,要嗎就翻越秦嶺,跋山涉水,將一點可憐兮兮的貨物送到京城。

交通的制約,幾乎是致命的,時間長,成本高,沿途損耗,種種加起來,使得蜀錦價格過高,喪失市場份額,慘淡的局面,讓不少官員和商賈痛心疾首。

只是這些人除了到處訴說,不停發牢騷之外,別的辦法一點都沒有。

蜀道艱難,那是公認的。

還有什麼辦法改變嗎?

當所有人都要認命的時候,轉折出現了。

川陝直道上馬,朝廷舉傾國之力,西京銀行和皇家銀行提供貸款,從青唐招募民夫,把各地的罪犯都發配過來。

還派遣了最好的工程團隊,讓大才子沈括督工,動用了數之不盡的火藥,開山,架橋,修路……

當直道漸漸露出雛形的時候,巴蜀百姓沸騰了。

商人紛紛認購債券,沿線百姓不計成本,幫助施工,川陝四路的衙門一起出力,把治下的犯人,還有廂軍,統統都派過來。

要人給人,要糧食給糧食!

就在所有人的矚目之下,川陝直道終於通車了。

這一條直道最大的坡度不超過30度,最窄的地方也能並排通行兩駕馬車。而且每隔20裡,就有休息區,可以補充食物和飲水,還有腳伕力巴和牲口可以租用。

從益州出發,沿著直道北上,10天就能趕到京兆府,再從京兆府趕到洛陽,也不過是10天光景。

不到一個月,就能把蜀地的物産,送到京城,比起東南要快得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