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到川陝四路,也不過二三十人,中巖書院由於是最早的官學,捷足先登,分到了12個名額。
在蜀中名氣頗大,成為人人羨慕的頂級書院。
可即便如此,四年一科,每科十幾個人,相比起龐大的入學生員,還是杯水車薪,是名副其實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比起後世的高考殘酷無數倍……
也正是因為如此,各地書院才不願意浪費精力,去開一些沒用的課程,在他們的眼中,只有考試用得到的十三經才是必讀之物,其餘都垃圾。
王方也是有心無力,誰想到,一個天大的餡餅落下來,老夫子能不高興嗎!
“王相公,不知道有什麼標準沒有,老夫也好立刻回去告訴學生們。”
“標準嗎?家室清白,不要江卿世家,也不要頂級的豪門大戶,學問紮實,人品好,肯吃苦,肯學習,也就差不多了……那些頂尖兒的學子,能考進士的,我不和老先生搶,其他的覺得前途無望的,還有多年考試都落榜的,到衙門裡幹活,也算是體面工作,老先生以為呢?”
“王相公說的在理,老夫這就去!”
王方絕對是個好老師,那麼大年紀,為了學生的前途,一刻不留,直接騎著馬,跑了一天多,從益州趕到了青神。
到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了,王方不顧疲勞,直接敲響了書院的大鐘,把學生們都叫了起來。
大家還迷迷糊糊呢,王方讓老伴打了一盆清水,洗了洗臉,精神一振。
“老夫去找了欽差大人,想要討一個說法。欽差大人果然是不同凡響,極力穩住交子幣值,都是為了咱們巴蜀的鄉親。衙門裡有人和欽差作對,慫恿差役書吏辭職不幹,欽差大人就下令,要重新招收書吏。”
王方挺直了腰板,笑呵呵道:“老夫覺得這是個機會,你們當中,不乏才俊,可是科舉艱難,大多數人還是無福蟾宮折桂。為了科舉,熬白了頭,熬幹了心血,窮困潦倒,鬱郁不得志,比比皆是,老夫不願大家重蹈覆轍……而且這次去衙門當差,也不耽誤科舉,如果覺得還想考試,大可以先幹幾年,多學一點本事,瞭解一些實務,這樣你們去考科舉,也能方便許多。”
“醉翁歐陽修,通儒王安石,兩位大人攜手,廢除太學體,陛下更是倡導以才用人。光知道背書,光懂得做文章,不會辦事的腐儒,朝廷是不要的。”
王方給大家講了許多,學生之中,也有人動了心思,可是卻不敢貿然答應。王方笑呵呵讓他們去考慮,趕快拿主意,不要錯過了絕好機會。
說完了這些,王方實在是支援不住了,連日奔波,加上年老體衰,王方勉強回到了臥房,老伴給他煮了一碗麵條,王方只吃了一半,倒頭就睡了。
老先生覺得這麼好的事情,沒有理由拒絕。
可是王方哪裡知道,學生那邊已經鬧翻天了!
有一個年輕的學子,有十七八歲的模樣,長得很不錯,只是有些高鼻薄嘴,顯得有些陰翳,他正對著學生們大呼小叫。
“山長根本是糊塗了,姓王的胡來,貶斥了那麼多蜀人,讓咱們去給他當官,那不是助紂為虐嗎?”
這小子把腿抬起,踩著椅子,怒道:“告訴你們,誰敢去報名,我程之勳就跟他沒完!”
嚯,是程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