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 第512章 醉翁悟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2章 醉翁悟道 (2 / 3)

“醉翁,咱們不妨分析一下眼前的局面,為什麼會被誣陷?”

“對,死不怕,怕的是不知道怎麼死的。”歐陽修努力挺直身體,深吸口氣,才緩緩道:“老夫本以為改良儒學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竹書紀年》就擺在那裡,無可辯駁。可是現在看起來,是老夫低估了此事,低估了幾千年來的傳統啊!”

歐陽修蹙著眉頭,眼神當中,閃爍著光彩。說起來好笑,在大堂之上,他想的竟然不是案子,而是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當他出來的時候,迎著夕陽,火紅的彩霞,歐陽修在那一瞬間,突然醒悟了,他找到了自己苦惱的根源,多年的困惑一朝解決,老夫子顯得非常興奮,頗有朝聞道,夕可死的幸福之感。

“二郎,你說他們汙衊老夫和張氏有染,是為了什麼?”

“為了毀掉先生的名譽。”

“那為什麼要毀掉老夫的名譽?”

“因為那樣一來,你說的話便不可信了,他們就可以渾水摸魚,添油加醋,歪曲事實,繼續混下去……”

“說得好!”

歐陽修笑道:“那老夫再問一句,為何我的道德名譽毀了,說的話便不可信了?古人也說過,不因人廢言,為什麼到了老夫這裡,就行不通了?”

王寧安笑道:“醉翁必有高論,我洗耳恭聽!”

“呵呵,二郎,這些日子,老夫苦苦思量出來的一點心得,你和老夫一起參詳一下。”

……

眾所周知,孔子生活在禮樂崩壞的亂世,在他老人家生活的年代,沒有經歷過焚書坑儒,顯然保留了更多的上古檔案。

《竹書紀年》上的東西如果是真的,孔老夫子應該都清楚。

可吊詭的是孔老夫子拼命修改上古的歷史,不斷美化皇帝,捏造禪讓,編造君臣相得的神話,說什麼百姓安康,物阜民豐,三代之治,堪稱後世典範……

顯然,三代之治有太多問題,經不起推敲。

孔老夫子為何一定要捏造一個並不存在的東西呢?

這就涉及到了孔老夫子的思想,也涉及到了儒家話語權的邏輯核心。

首先,孔子是個積極入世的人,雖然屢次碰壁,但是孔子是希望讓世間變得更好的,他給這個混亂的世界開出了一劑藥方,那就是道德。

讀《論語》就會發現,孔夫子從頭到尾,都在談道德,該如何做一個有德行操守的人。

孔子認為,人人都是君子,都講究仁義禮智,這天下就沒有亂子,一切都會秩序井然。

有了想法,還要說服別人,這就涉及到了如何構建話語權的問題。

在春秋戰國,各個諸侯國戰亂不斷,比得上智計權謀,陰險狡詐,顯然,沒有一個國家是靠著道德強盛起來的,唯一的宋襄公還成了千古笑柄。

孔老夫子放眼望去,沒有國家能作為榜樣,無奈之下,孔夫子只能從過去的歷史當中,尋找治世,尋找明君,然後不停美化他們。

大搞春秋筆法,為尊者諱,這一套東西。

愣是把賢君的成功,歸結到個人品德上,然後讓其他君王效仿。

如果有興趣,再去翻翻《孟子》,這本書裡面更是把這一套東西,發揮到了極致。

孟夫子不愧是孔夫子的繼承人,他見這個諸侯,見那個國君,都是那一套,先王如何行王道,天下大治,上古的君王是怎麼樣仁慈厚道……如果做得好,那就是繼承先王的遺志,如果做得不好,那孟子就說要向先王學習……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