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 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 (2 / 3)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上述的那個圍繞土地運轉的權力結構還在,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他們就像是一顆腫瘤,大宋就是一個病人,吃再多的東西也只會不斷消瘦,越來越虛弱,因為營養都被腫瘤細胞吸收走了,用來不斷分裂了,健康的細胞反而失去了養分,不斷死亡。

比如說吧,從海外弄回了糧食,弄回了金銀貨幣,弄回了各種資源。

但是總不能像山大王一樣,給所有老百姓大秤分金,小秤分銀,直接往手裡發糧食吧!還是要把東西投入市場,靠著交換,落到老百姓的手裡。

可問題是老百姓已經被這些人盤剝的所剩無幾,根本拿不出錢購買商品,運回來再多的東西,也沒有價值。

反而只會增加貧富差距。

另外呢,不斷向外擴張,市場不斷擴大,就會加速農業的商品化……像桑樹啊,棉花啊,這些經濟作物的面積肯定要飛度增加,就像濟州發生的情況一樣,恨不得把每一塊土地都種上棉花。

同樣,因為地方上腫瘤的存在,不斷吸食養分,老百姓沒有享受到市場的紅利,反而先遭受到了商品化的摧殘,糧價暴漲,無以為生。

這個情況同樣不陌生,當年王寧安對付遼國,用的就是這一手,他靠著龐大的訂單,加速遼國的農業商品化,接著就是遼國大亂,他趁虛而入,光複了幽州。

現在唯一的不同就是吃苦頭的變成了大宋,身為當年的主謀,王寧安自然要多想一點!

其實在世界上,也不乏類似的例子。

比如最初開始殖民的西班牙,他們拿到了美洲的白銀,成了暴發戶……但是因為國內沒有足夠的生産能力,他們的白銀都變成了奢侈品訂單,去滋養英國,荷蘭的工業體系,西班牙人成了過路財神,反而成全了別人。

西班牙的例子告訴所有人,如果不進行調整,讓國家的運作模式,適應工業化的運作,結果只能適得其反,從海外掠奪的財富,反而會葬送帝國的根基。

還是那句話,不要忘了大宋的體量和規模,這是一個比整個歐洲還要龐大,人口還要多的超級帝國。

西方可以靠著完全的掠奪和移民,解決困境,而大宋呢?如果不進行內部調整,只把希望放在海外擴張,和掠奪上面,到時候一旦內部出了問題,幾百萬,上千萬的流民,他們鬧起來,誰能承受得住?

農業社會的産出低,效率也低,朝廷沒有那麼多錢,養龐大的官僚體系……沒有辦法,只能把地方讓給士紳和宗族勢力。

可進入工業化之後,商品豐富,朝廷有了力量管理整個社會,就要排除士紳的幹擾,減少執行成本,直接和百姓溝通,引導動員幫助他們,融入工業化的大潮中,並且分享工業化的成果!

真正過上好日子。

還是拿兗州和濟州為例。

比如濟州直接用奴隸摘棉桃,引起了百姓的憤怒,覺得被搶了飯碗。

而兗州呢,他們也引入了奴隸,只是這些奴隸負責挖礦,負責搬運,幹的是最骯髒,最辛苦的工作,老百姓非但不反彈,反而希望引進更多的奴隸,去分擔體力勞動,創造財富。

想做到這一點,必須有個前提,就是要給老百姓進行培訓,給他們更好,更輕松的職業,這樣才不會有民怨!

說回來又是教育的問題,而要讓百姓有能力,有財力接受教育,願意提升自身的技能,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分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