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楊弘說要勸服袁術的事情,趙風也就聽聽而已。
袁術又不吃虧,所以想都不用想,必然會同樣。
說不定還是早就商議好了的。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就過去了半個月時間。
這半個月裡,袁術果然被楊弘給‘勸服’了。
不但派出六萬大軍,去進攻江東孫氏,還派出駐守在壽春的三萬大軍,攻入了廣陵郡!
因為夏侯惇、夏侯淵的大軍,被趙風牽制住。
而原本陳登率領的廣陵郡大軍,已經與曹操的大軍彙合。
導致廣陵郡,根本沒什麼抵抗之力。
而袁術的另一路大軍,剛剛抵達廬江郡,廬江郡太守李術,便投靠了袁術。
可見,李術之所以反叛暗主孫權,那是得了袁術的挑撥,或者李術本來就是心向袁術的人。
畢竟從名義上來說,袁術是接受‘劉辯’的禪位,也是名正言順的天子!
另外,袁術大軍進入丹陽郡,原丹陽太守孫翊的部將媯覽、戴員二人,舉兵反叛孫權,投降了袁術。
袁術只要略作整頓,便可率兵進攻孫權的老巢,吳郡!
一旦吳郡被破,孫權就被消滅了。
畢竟豫章、會稽等地,有數萬山越伺機作亂,孫權很難把那邊的大軍,調派回來。
否則,即便孫權最終抵禦住了袁術的進攻,也丟了豫章郡、會稽郡的民心。
而廬江郡、丹陽郡,以孫權目前的實力,短時內顯然也收不回來。
之後丹陽太守孫翊的死,便被流傳了出來。
孫翊乃是孫堅第三子,在孫權與孫紹爭奪江東之主時,孫翊自然也動了心思。
於是說服了某些大臣,推薦孫翊為繼承者,與孫權、孫紹一同爭奪繼承之位。
孫策之子孫紹,雖然有趙風安排的人,在暗中扶持,但畢竟年齡比較小,又是孫策之子,身份比較敏感,所以孫權暫時不好對孫紹動手。
但孫翊是丹陽郡太守,有兵、有權,還有大臣支援,頗被孫權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