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準備與劉和、烏桓大軍,來一次決戰了。
否則等鮮卑大軍,突破肥如、臨渝的防線,然後與劉和、烏桓峭王等人彙合。
那麼公孫瓚只怕也無力迴天了。
當然,這都只是簡單的兵力對比。
趙風知道,公孫瓚雖然會敗,但至少還能堅持幾年。
何況,趙風映像當中,正史中的公孫瓚,是面臨劉虞舊部、烏桓、鮮卑、袁紹,四路合圍。
但趙風不是袁紹。
在烏桓、鮮卑外族入侵大漢時,趙風為了保留原則。
所以雖然屯兵在涿郡邊界,但卻沒有對公孫瓚發起進攻。
而劉和、烏桓峭王等人,眼看現在形勢一片大好。
為了日後多劃分一些幽州的利益,對於趙風不與公孫瓚交戰,也沒表露什麼不滿。
這天。
魯肅快步走進中軍大帳,對趙風行了一揖:“啟稟主公。”
“代郡太守王澤,派人送來加急文書。”
說完,便把手中的竹簡,雙手呈上。
熊大走到魯肅身前,接過文書,然後轉交給了趙風。
趙風開啟文書後,仔細查閱了一遍,然後替給熊大:“讓子敬看一遍。”
熊大接過文書,對趙風一拱手:“喏!”
說完,便把文書,又轉交給了魯肅。
等魯肅開始捲起竹簡時。
趙風開口問道:“子敬以為如何?”
魯肅沉吟了一下:“代郡太守王澤,原本就暗中投靠了主公。”
“如今烏桓峭王,想要派兵攻打代郡,以王澤之能,是斷然收不住的。”
“幹脆乘此機會,讓王澤表明態度,昭告公孫瓚、劉和、烏桓峭王等人。”
“就說王澤已經投靠了主公!”
趙風聽後,沉吟了良久:“牽一發而動全身。”
“王澤是代郡太守,王柔是雁門郡太守。”
“他們兩兄弟,有一人明著投靠我,另一人自然也會投靠我。”
“如果讓王澤明著投靠我,那就意味著雁門郡王柔,也會投靠我。”
“這樣一來,只怕會引起南匈奴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