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萬餘大軍是什麼概念?
就是整個元氏城內的百姓加起來,也完全比不上。
還需要把元氏周邊的一些鄉裡的百姓,加進來,才差不多持平。
這還是元氏是都城,人口略多的緣故,如果是高邑,就算把周邊的鄉裡人口都算進來,也沒這麼多人。
整個常山郡目前的人口,趙風估計也就五十來萬的樣子。
這還算很不錯了。
起碼遠遠高於中山國和鉅鹿郡。
至於太原郡,等張燕把黑山軍民遷移走後,保證二十萬人口都沒有。
而且只會少,不會多。
甚至可能連十五萬人口都沒有!
平均到每個縣城,估計就只有一萬人口的樣子,這還是算是周邊的鄉裡百姓。
在百姓的歡呼聲中,趙風率領大軍來到了相府。
這裡就是原常山相,藩鴻辦公的地方,現在應該改成太守府了。
這些地方,都是按照朝廷的要求的規格置辦的,跟趙風在中山國盧奴的相府差不多。
所以沒什麼好看的。
趙風率兵繼續前進,一直來到城中央的王府。
王府的規格,跟中山節王住的王府,也是一樣的。
光圍牆的高度,就高達兩丈半,儼然就是一座小城的城高。
趙風一揮手:“把‘俊王府’的牌匾,拆了!”
趙風旁邊的親衛,一拱手:“喏!”
說完,就招呼幾個人手,往王府大門而去。
現任常山王,乃是劉暠,常山節王劉豹之子。
嗣封常山王。三十二年,遭黃巾賊,棄國而走。
至今下落不明。
當年何進給趙風的兩個縣令的選擇,一個是九門縣令,一個是元氏縣令。
如果當元氏縣令,趙風的任務,就是尋找常山王劉暠,或者劉暠的子嗣,回來繼承王位。
這也是大功一件。
後來藩鴻當了常山相,他的任務不用想也知道,是要尋找劉暠和劉暠的子嗣的。
可惜找了幾年,什麼音訊也沒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