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徵言那會兒的概念裡,她覺得戀人之間,諸如親吻、擁抱之類比較親密的舉止,應該是發生在花前月下或是比較隱秘的場合才比較適合。
畢竟,那些文學作品就是這樣寫的:“盡聽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人約黃昏後,月上柳梢頭”,“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畢竟,“夜半無人私語時”才比較適合男女幽會、談情說愛啊。
至於像教室這樣的公眾場合,眾目睽睽的,還是不要有什麼親密舉動為好。
周徵言並不是反對別人那樣做,當時只是單純的覺得不大合適。她那會兒不認識那個男生,人家在教室裡做什麼本來也沒她什麼事,很快,這事就被拋之腦後了。但現在,經過齊文的提醒,她就把這事給想起來了。
可萬萬沒想到,當初摸陳惠臉的那個男生就是他劉恆文啊!
如此看來,她似乎是最後知道劉恆文和陳惠戀愛的人。
在周徵言的眼裡,劉恆文聰明好看,尤其是眼睛——那是雙難得一見的鳳眼,眼尾的弧度極其流暢漂亮,還帶了點朦朦朧朧的美感。
現實裡,擁有鳳眼的人本來就少,這麼十幾年來,她周徵言也只見過劉恆文這麼一個。
而且,穿了白襯衫之後的劉恆文,少年風資,俊美無雙。
——他似乎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存在。
可如今,齊文親口說他“風流”。
風流,風流……
心口一下子發堵。
在周徵言當時年僅十六歲的認知中,風流一度是個很貶義的詞——簡直就等同於“放蕩”了,她唯恐避之不及。
可和自己來往著的劉恆文,竟然被同班同學形容為“風流”。
——最糟心的是,他都有喜歡的人了,還來招惹自己做什麼?
枉她頂著全班的那種異樣眼光,和他來往。
她的小心翼翼,她的如履薄冰,也不敢在他面前表現出半分。
她自認自己對他的心思光明磊落,所以她不懼人言。
可那人,似乎並不是如她所想的那樣風光霽月。
“你有女朋友?你又幹嘛接近我?你不知道這樣會讓班裡的同學誤會麼?”
她一度想回身,去質問她身後的劉恆文。
可到了最後,她終究忍了。
問他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