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躲在暗處,沒人會發現她的。
她將弓拉了一個滿月,將箭發出。
她是少年英才,因用箭出名,只要是她看中的獵物,她絕不會失手。
但是這一次,她失敗了。
錄事參軍在箭要射入他後腦勺時,將頭一偏,箭恰恰射中寧州府城門。
錄事參軍輕笑一聲,“自詡黃天正道的罪人王虎,你做出了這般下等的行徑啊”他轉頭對著寧朝大軍說到“眾軍聽令——!沖城門!”
黎貝暗自懊惱,手搭上了箭袋,又發出一箭。
這一箭,依然沒射中錄事參軍。
黎貝心中焦急,又是一箭,射中一個普通計程車兵。
她開始急躁,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既然她射不中那錄事參軍,那便將他的馬給射倒。
她拔出了她最後一根毒箭,瞄準那參軍的馬。
她過於在意領頭的錄事參軍而忽視了隱藏在她背後的巨大危機。
江南道錄事參軍行唐名宗德,他長相平凡,上有江南刺史,別駕,下有縣令,兵馬,江南戰事總有大的小的頂著,熬了十幾年軍功鮮少,也就得了一個錄事參軍的官,江南別駕的死出乎他的意外——可以說,他不高興都是假的,他有出頭之日了。
他在道府之中摸爬滾打十數年,大大小小的戰役參加過無數次,每一次都是刺史或別駕讀一段長長的檄文,他們便可以什麼都不做安享軍功。
他還有些暗暗高興,那個什麼都不會的蠢貨,讀了一半還沒有的檄文便被人暗殺,是天要讓我出頭了。
他在軍中多年,自然對暗殺分外敏感,他覺得背後有一股殺意,一偏頭,果然是一把劇毒的長箭。
他從同一個地方收到了三柄箭,他都可以確定暗殺他的人在哪個方位,他對著旁邊的弓兵低語了幾句,弓兵接了他的命令,在黎貝躲藏的那個方向,開了一弓。
黎貝畢竟也在軍營中待了數年,她知道她的位置被發現了,她轉身而逃,但背後的弓兵並不放個她,她躲過一箭,一箭又射了過來,黎貝的手不自覺地摸向箭袋,箭袋已經空空如也了。
她的佩劍系在腰上,她拔出她的佩劍,盯著迎面而來的一箭,重重一揮,一箭應聲而斷。
她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危機顯而易見的前方,卻不知道背後的危險,突然來了一箭直插在她右肩,她握劍的手顫抖著,卻抵不過生理上的劇痛,劍,從她手上脫離。
她轉頭看向她的身後,一個其貌不揚的騎兵,手持三尺鐵弓,眼神自信而傲慢,朝著黎貝走來。
他騎著馬,手裡的弓駕起,瞄準了黎貝的左腳踝,又開一弓。
黎貝一咬牙用左手抓起劍,準備抵抗。
但,箭,比她的行動更快,咻的一聲,穿透了她的腳踝。
她跌坐在地面上,看著敵人過來,左手的劍,松開了又緊緊握住。
完了,自己的頭也要被掛城牆了,她這麼想著。
作者有話要說: 檄文參考了《討武瞾檄》和討伐曹操的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