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攸聽了,點頭道:“我先問您一個問題——如今周曾和李康路在靈州打得天翻地覆,您覺得他二人誰會贏呢?”
薛林略一沉吟,道:“這不好說。他二人勢均力敵,不過李康路此人,向來是陰險狡詐,他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他不敢貿然進攻靈州。”
吳攸道:“您所說的,很有道理。那您可曾想過,若是李康路贏了,他接下來,會怎麼做呢?”
這個問題,薛林不是沒有想過,而且,每次思考的結果,都令他頗為頭痛。
李康路若是贏了,他一定不會像周曾那樣,馬上修行宮,招美女,開始花天酒地的生活。他的下一步——很有可能不是去挑戰厲兵秣馬,驍勇善戰的趙揚,他很有可能會南下,如果他南下的話,他的目標首先就是隔壁的許地。
以他和孟茂行現在這種劍拔弩張的關系,孟茂行未必會向他求救,可是,若是孟茂行敗了,唇亡齒寒,自己馬上也就要遭殃了。
他另外還有一層憂慮,根據他在齊地的密探回報,趙揚最近沒有動靜,是因為他一直在廣納賢士,勵精圖治,這對於他這個鄰居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訊息——趙揚還年輕的很,寒冷的北方肯定不會是他的終點。
等趙揚羽翼豐滿,他肯定會選擇先拿自己開刀。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他早就知道,從前趙揚的父親和孟茂行頗有些來往,兩家的兒女年齡也正相當,或許在周曾和李康路的混戰結束之前,孟茂行就會和趙揚把這門親事敲定,那自己,就只能等著被他們宰割了!
他的臉色變得越來越差,最後,他站起身來,對著吳攸深深一拜,道:“還請公子指點迷津。”
吳攸也站起身來,道:“李康路和周曾,不過是一路貨色,他二人無論誰勝誰負,只要他們的勢力仍在,天下蒼生都不會得到安寧。”
薛林很是贊同這個觀點,但是,他更想知道他現在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過早地捲入爭鬥,自己的領地被別人吞噬。
吳攸道:“如今之計,只怕大人若想永永遠遠地守在潞梁,是不可能的了。然而,這並非是一件壞事……”
她走了幾步,來到薛林面前。這時她才看清楚,這位看起來保養的不錯的薛節度使的眼角額頭都已經出現了淡淡的皺紋,眼中也滿是憂慮的神色。
一路南下,吳攸對潞梁各地的印象很是不錯,安定、富庶,和北方不可同日而語。
趙揚今年大概是可以自給自足了,可是周曾和李康路大戰過後,北方諸州必然一片荒涼,民不聊生,如果沒有南方的供給,很快又會陷入混亂。
這樣說來,薛林雖然不怎麼善於開疆拓土,他把自己這一畝三分地,治理的還是不錯的。潞梁會成為戰後重建的過程中,很重要的糧食基地,這裡絕不能經受鐵騎的踐踏。
在薛林的注視下,吳攸把手伸進袖袋裡,摸出了一樣東西。
她將這東西放在手上,對薛林道:“現在,是談一談國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