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瑾時回到了自己的屋內,昨日他已經放下面子,懇求了在上路之後消失了一段時間的廖永興一番,對他曉以利弊,讓他趕緊派人把周英送回永州。
廖永興看了一路好戲,基本上斷定周英和謝瑾時沒什麼喜結連理的可能。他也很瞭解這位大小姐平素的行為,生怕她在朔州出點意外,於是,在趙揚的使者到來之前,周英已經很不情願的踏上了回永州的路。
待這幾人都離開之後,謝瑾時在院子裡轉了兩圈,發現其餘的兵士都在另外一個院子中休息,且似乎也被趙揚請去喝酒了。於是,他對自己屋裡的兩個永州兵士道:“你二人可否幫我抓些藥來?”
那兩名兵士不知道謝瑾時還有自己給自己開藥的本事,不過,他們很聽話的答道:“謝大人盡管吩咐。”
謝瑾時列了個單子遞給二人,交代了一番,把他們都打發了出去。
果然,他回到自己屋裡沒有多久,屋門處就響起了輕輕的,有規律的敲擊聲。
廖永興滿身酒氣的從趙揚的府上回來的時候,留守的兵士告訴了他一個不太好的訊息——謝瑾時的病,好像加重了。
廖永興的第一反應不是同情,而是警惕。他酒醒了大半,馬上就去看望了謝瑾時,發現謝瑾時確實精神不振,病懨懨的斜靠在那裡,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樣。
雖然廖永興不在乎謝瑾時的死活,但是趙揚似乎不太願意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他管轄的地方,於是,趙揚好心的表示,謝瑾時可以住進他的府裡,讓他手下的大夫給謝瑾時好好醫治。
謝瑾時心中也有些奇怪,他略通醫理,那天打發廖永興的兵士去替他抓藥,雖然是為了支開他們,但他開的藥方確實沒有問題,只是不知道為什麼煎好服下以後,他更加頭暈腦漲了。
他打算裝病,可沒有打算真的把自己弄得神志不清,他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去趙揚的大將軍府的路上,謝瑾時用他那已經不太靈光的腦子盤算著下一步該怎麼辦。
他踏上來朔州的路的時候,和他同時離開永州的,還有兩路人馬。
周曾的大軍很快也開拔了,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而和這支聲勢浩大的軍隊相比,另一支只有幾十人的隊伍,就不是那麼的引人注意了。
慕攸行就是瞅準了這個唯一的機會,幾乎是和周曾一起,帶著他的人,輕裝向靈州趕去。
在謝瑾時離開永州的時候,慕攸行並沒有對他發出任何指示。可是,在驛館附近,謝瑾時卻發現了慕攸行的手下留下的記號。
當慕攸行的手下離開的時候,謝瑾時手裡,多了一樣並不算重的東西。但是這件東西卻讓謝瑾時心裡沉甸甸的。
要不要把這件東西交給趙揚,是他現在在思考的問題。
與此同時,趙揚和吳攸正在庫房裡,仔細檢視過著謝瑾時和廖永興拉來的糧食,以防周曾以次充好,缺斤短兩。不過,目前看來,周曾在新婚的喜悅之中,難得的認真履行了一回他的諾言。
趙揚道:“如今周曾的糧食已經送到,且我日夜在齊地各州巡察,百姓個個勤於耕種,土地無一荒廢。想來今年到秋收時,家家戶戶都應是倉稟充實,不會再饑民遍地了。”
吳攸看著滿眼的糧食,心情大好。她對趙揚道:“陸先生也說過,齊地土地肥沃,只要灌溉充足,所産的糧食,足夠齊地百姓所用。”
她頓了頓,接著道:“夏地的境況,大將軍應該都看到了。今年,只怕是會有不少流離失所的夏地百姓,進入齊地,大將軍若能將他們妥善安置,他們便能為齊地效力,因此,還要多建倉庫,囤積糧草,提前做好準備。”
兩人正在興高采烈的籌劃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有人來向趙揚稟報——謝瑾時來了。
聽到這個名字,吳攸和趙揚不約而同的把臉一沉。吳攸問趙揚道:“大將軍,我讓你去找些煉丹的道士,你找到了麼?”
趙揚對吳攸的這個要求十分奇怪,但是,像以往一樣,他命人去照辦了。
就這樣,謝瑾時惴惴不安的,踏進了趙揚大將軍府的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