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也沒有為他們嚴格畫定駐紮地點,甚至連軍糧發放都沒理清。
這一項項導致了難波京中的極大混亂,打架鬥毆、搶劫勒索等事件層出不窮,甚至連上廁所都是個大問題。
由於事先沒有準備統一的廁所,八萬多外來士兵的拉撒都是自己解決,不過半月,整個難波京城前後左右到處佈滿了五穀輪迴之物。
眼見花錢如流水,秩序又混亂,再加上據說對面燕寇只來了兩萬人左右,左大臣藤原實賴覺得沒有了生命威脅,於是現在只想將這八萬人從難波京中分流一些出去。
不過當他表達了要分兵出去駐守神戶和和歌山的意思後,卻沒多少人介面。
因為此時還叫做大輪田泊的神戶和叫做崗山的和歌山還比較貧瘠。
更重要的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燕寇只會在大輪田泊或者崗山登陸,這哪是去分兵駐守,實際上就是去做捱打的沙包。
忠君愛國嘴上怎麼喊都行,但是大部分人,是不會一根筋這麼去做的,就算要做忠臣,絕大部分人還是要得到相當好處,才會去幹。
藤原實賴既然是個高明的政客,他當然知道這個道理,於是在他丟擲方案之後,就是一系列對於利益的協調和交換。
最後倒黴蛋小野好古又被推了出來,他被安排帶領山陽道的備前、備中、備後三國,山陰道的石見、出雲、伯耆三國,共六國的軍隊駐守大輪田泊(神戶),山陰道的土豪家族山名氏家主作為副將。
而崗山(和歌山)的鎮守,則由美濃守橘遠保擔任。
總算是將任務分配下去了,藤原實賴鬆了一口氣。
只要小野好古和橘遠保各帶一萬人分駐大輪田泊和崗山,難波京的補給壓力也就小了,反正這兩地相距並不遠,一旦有事就可以增援。
遠處,因為平定平將門之亂而升任從四位下、下野守的藤原秀鄉欲言又止。
不同於小野好古和橘遠保這種這些年基本都在畿內地區享受承平的武將,位於關東地區,時刻要應對蝦夷人襲擊的藤原秀鄉,更熟悉軍旅生活,也更有危機感。
他覺得,現在不管是分守大輪田泊還是崗山都沒有意義,因為水師已經徹底覆滅了,燕寇有足夠的時間來挑選從哪裡進攻。
與其分兵封堵,不如先把在難波京的這八萬人精簡整頓一下。
就現在這八萬烏合之眾,打一打蝦夷人是沒問題的,可是要對付燕寇則遠遠不夠。
只有想法精簡出四萬精兵,再憑藉主場之利,乾脆把燕寇放上岸,實行堅壁清野、固守平城京這樣的堅城,說不定還有機會。
但直到軍議結束,藤原秀鄉都沒有開口提議。
因為他一個被派往邊境鎮守的小貴族,雖然也混到了國守的位置,但他是依靠軍功而不是血脈成為國守的,這在此時是要受到鄙視的,被視為倖進和破壞規則者。
所以藤原秀鄉根本沒資格開口,開口了也沒人會在乎他的意見,更說不好還會受到嘲笑。
左大臣藤原實賴其實注意到了藤原秀鄉的欲言又止,他也多少感覺到了一點或許需要整頓下軍隊。
但這些軍隊裡,真正屬於朝廷的就只有他自己家族的兩千甲兵和一千餘平安宮禁軍,其餘都是各個貴族的私兵,要把這些來源複雜的軍隊整頓成一支,談何容易。
所付出的代價,左大臣藤原實賴也不想去承擔,所以他乾脆就當做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