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瀨戶內海,大阪灣,這是日本最優良的海港之一,在此時甚至都可以不用加上之一這兩個字。
整個大阪灣相當寬闊,在這個灣裡注入大海的河流有七條之多,這為大阪灣帶來的富庶的平原良田和豐富的漁獲。
同時,大阪灣雖然水深不算很深,但少礁石、海水流速較緩,整體來說很是平緩,利於在這種航海技術不太行的時代出海捕魚。
因此大阪灣周圍很快就形成了難波京、平城京、平安京等倭國有數的大城市。
但同時,相對於這些益處,害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這種條件雖然有益生產生活,但也很難防備從海上來的敵人。
慕容信長四月初佔據嚴島(廣島)之後,就開始分兵,他命王景統帥五千步騎從嚴島沿著海邊不斷向東進攻,清剿周圍的倭國莊園。
好大兒自己則率領兩萬大軍並數千水手,乘坐大船往東,很快就攻陷了作為大阪灣屏障的淡路島。
拿下了淡路島之後,慕容信長就有了兩個選擇,一是走北路強渡明石海峽,然後匯合王景所部攻擊神戶再進大阪。
第二個選擇就是走南邊,從和歌山灣登陸,佔據和歌山後,再進攻大阪。
至於直接從大阪灣登陸,現在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因為此時大阪灣還沒有開發到後世那種規模,雖然寬闊,但到處都是沼澤地,且海水過淺,反而不利於周軍大型船隻靠岸。
除非戰艦有不考靠人力驅動也能靈活行動的能力,不然直接登陸大阪灣,不是一個好選擇。
同時,難波京關中的左大臣藤原實賴也在召集大量高階軍官商議。
這位左大臣怎麼說呢,是個典型政客,勾心鬥角那沒問題,人家從小學的就是這個,但是戰略佈局、武功謀略,那就不是他所長了。
之所以現在這麼著急,就是他沒經歷過大事,組織上出了問題。
最開始高麗海盜上岸的時候,他就該開始動員的,結果為了私心沒有行動。
等到慕容信長大軍到來,才知道趕緊召集軍隊抵抗,卻也不看看雙方的實力對比。
拼湊了五萬軍隊就以為能行,還分的是水陸兩路進軍,結果直接讓小野好古把水師給徹底葬送了。
這一下藤原實賴就更慌了,慌到完全失去冷靜,而下達了過分的動員令。
現在光是在難波京,聽從倭國朝廷徵召而來計程車兵就已經達到了八萬餘人,且還有很多正在趕來。
倭國本來物產就不是很豐富,加上短時間用來了這麼多人口,立刻就導致了難波京及其周圍補給相當困難。
然後補給困難又從軍中影響到民間,從而米價大漲。
同時,這些勤王軍來自各地,互相語言不是很同,習俗和習慣差異就更大了。
帶他們來的郡國警固使、追捕使、押領使等也沒有多少經驗,無法做到嚴格控制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