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尼基弗魯斯二世和約翰一世時期,真正的拜占庭皇帝是年幼的瓦西里二世。
尼基弗魯斯二世透過娶瓦西里二世母親塞奧法諾這樣的手段,成為了與瓦西里二世共治的皇帝。
約翰一世則是瓦西里二世母親塞奧法諾的情人,他殺死了自己的舅舅尼基弗魯斯二世後,也開始了與瓦西里二世兩人共治的局面。
這相當於什麼呢?攝政王或許不太準確,應該是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假節鉞用天子鑾駕,著天子冠冕,都督中外軍事,錄尚書事,封魏王,開霸府這種身份再加上夜宿龍床這樣的特權。
尼基弗魯斯二世就是羅馬多爾袞,約翰一世就是羅馬曹孟德。
有這樣的兩位猛男在,他們敏銳的看到了張賢太的威脅,果斷放棄原本對於保加利亞人的打壓政策,轉而用東正教為武器招攬保加利亞人,給保加利亞人提供武器和糧食,甚至直接上場幫助保加利亞人對抗張賢太。
張賢太的青海(黑海)艦隊覆滅之後,拜占庭帝國甚至試圖聯絡羅斯人和佩徹涅格人來徹底消滅張賢太。
如果不是當時張賢瑀親自領諸夏國步騎三萬大軍不惜代價趕到的話,張賢太差點被約翰一世組建的七萬聯軍給幹翻了。
這種戰略下,年輕的張賢太從萬里之外而來,自然奈何不得保加利亞人和拜占庭帝國的合體。
但幸好,約翰一世組織的這次遠征無功而返之後,因為花費過大導致了全國的反對,再也無力發動第二次了。
張賢太得以和張賢炅一起剪除了佩切涅格人,重創了羅斯人,穩住了形勢。
而拜占庭一方,約翰一世死後,嚐到甜頭的小亞細亞武勳又推出了巴達斯.斯科萊魯為共治皇帝。
但瓦西里二世現在已經成年,他再也不想被僭主權臣給隨意擺弄,再也不想又一個男人睡到他母親賽奧法諾的床上去了。
於是,瓦西里二世利用正統身份和君士坦丁堡貴族、大臣們對於小亞細亞武勳的反對,阻止了巴達斯.斯科萊魯進入君士坦丁堡。
又大力提拔另一位小亞細亞武勳巴達斯.福卡斯,來制衡巴達斯.斯科萊魯來保持平衡。
所以現在,拜占庭帝國是非常混亂的,皇帝瓦西里二世無法阻止巴達斯.斯科萊魯成為共治皇帝,已經在事實上失去對小亞細亞大部分領土的控制。
巴達斯.斯科萊魯無法像他的前輩尼基弗魯斯二世和約翰一世那樣掌控君士坦丁堡和瓦西里二世,名不正言不順,力量受到了極大壓制。
這兩人現在都是瘸子,他們分裂了帝國,也極大削弱了帝國對外作戰的能力。
現在,張賢太不斷攻擊保加利亞人,把他們逼到了懸崖邊上,但並不是要消滅保加利亞人。
沒那個必要,張賢太想做的,恰恰是想征服保加利亞人,然後帶著他們一起去攻打君士坦丁堡。
這場對峙,就是為了讓保加利亞人死心,讓他們看到拜占庭的混亂,明白拜占庭人不可能再支援他們,讓保加利亞沙皇薩穆埃爾臣服自己,皈依六法宗。
巴達斯.斯科萊魯走了,雖然他知道自己這一走,保加利亞人就完蛋了,以後拜占庭的邊疆再無安寧,但他不得不走。
因為瓦西里二世趁著他與張賢太對峙的這四個月不斷拉攏中間派,打壓的他的政治盟友,他再不回去,就要身死族滅。
說句不該說的,拜占庭國亡,巴達斯.斯科萊魯不一定死,他可以跑到小亞細亞的高原上繼續做他的封建領主,退一萬步說,就算他必須得死,但家族大機率還是能保全的。
但要是他現在不回去,等瓦西里二世佈置完畢,他全家乃至全族就都要完蛋了。
這樣情況下,傻子也不會繼續帶著一批小亞細亞軍團在登薩河邊死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