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太親手殺了信使不予理會,隨後佩切涅格人就發生了內訌。
火併中,佩切涅格人八部中持強硬對抗態度的闊勒紕部的酋首亦八斡思,亦兒添部的酋首拜贊思被殺。
早期與張賢太接觸過,有意歸順的吉剌部酋首闊兒闊臺被推舉為首領。
闊兒闊臺盡殺所有反對者,帶著佩切涅格八部扔掉刀劍在原地跪伏懇求,張賢太這才接受了他們的臣服。
這一戰,佩切涅格人被陣斬兩千餘,其餘三十餘萬部眾先後投降,張賢太將其分為四個萬戶,自領兩個萬戶命名為東川、西川。弟弟遼國大王張賢炅領兩個萬戶,命名為羽靈、日連。
而滿心歡喜想來撿便宜的羅斯人,則成為了最大的輸家,一萬一千人全部被殺,屍體被扔進了頓河中,頭顱在薩克爾堡外築起了兩三丈高的京觀。
至此,蜀遼聯軍佔據了自裡海北岸到黑海北岸的廣袤領土。
蜀王張賢太和遼王張賢炅一面不停從草原和中土徵募健兒,一面從河中、寶珊、細柳三省徵召信仰了六法宗的百姓,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開墾荒地、修建驛站和道路,打通到河中的運輸線。
當然,最重要的是大力推行六法宗,所有人必須改信。
如此五年之後,從後世敖德薩到河中康居城,超過五千裡的路途上砦堡、驛站、烽火臺完備,基礎道路得到了簡單的修繕和維護。
若是有緊急情況的話,自新信州(敖德薩)到河中康居(布哈拉)只需要二十三日就能將訊息傳達到,河中以輕騎兵救援的話,五十日內必到。
是以,在有河中諸夏國作為後盾的情況下,張賢太與張賢炅於乾元二十三年,公元982年分道揚鑣。
蜀國大王張賢太向西南而進,進攻正與拜占庭帝國不斷交戰的保加利亞人。
遼國大王張賢炅北上攻擊基輔羅斯公國。
兩人約定,若是張賢太先征服保加利亞人,就需要抽調所有力量,幫助張賢炅打垮此時的天主之盾快要建立匈牙利王國的馬紮兒人。
若是張賢炅先攻陷基輔征服羅斯人,那麼他就要抽調兵馬全力幫助張賢太擊潰拜占庭人,入主君士坦丁堡。
又是一股冷風吹來,遠處馬蹄聲響起,不一會打著旗幟的傳令兵就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前線的訊息。
超過四個月的對峙讓拜占庭帝國的軍隊疲憊不堪,加上內部不穩,拜占庭軍主帥巴達斯.斯科萊魯決定先撤軍。
他將此事通知了保加利亞人,希望他們也放棄登薩河,退到東邊的腹心地馬其頓,依靠巴爾幹山脈的險峻來抵擋張賢太的進攻。
張賢太仰天長嘯,二十年了,當年十九歲的他立誓要做一個安提拉可汗那樣為羅馬帝國帶去夢魘的猛人,但現實逼得他卻與夢想越來越遠。
因為張賢太遇到了尼基弗魯斯二世和約翰一世這樣的軍事天才,他數次進攻都先後被這兩人聯合保加利亞人給擊退了。
苦心建立的青海(黑海)艦隊,數十艘戰艦,結果被一把希臘火給燒的乾乾淨淨。
那一場大火,是張賢太平生記憶最為深刻的畫面,差點把他的夢想都給燒燬,他當時都動了回神都洛陽去躺平的心思了。
但皇天不負有心人,絕境中,張賢太發動了龜息大法,在這一刻,司馬懿、德川家康靈魂附體。
蜀國大王張賢太同志,用二十年的壽命活生生的熬死了尼基弗魯斯二世和約翰一世,終於熬到拜占庭帝國的軍事天才皇帝斷檔,國家陷入了混亂。
拜占庭帝國現在怎麼說呢,它的體制跟中國人以為的還有一點不一樣,像是尼基弗魯斯二世和約翰一世這樣的,他們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拜占庭皇帝。
他們實際上是小亞細亞的軍事貴族代表,在透過戰爭和各種途徑進入君士坦丁堡的宮廷以後,很快就掌握了大權,要按照中國人的習慣,他們該叫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