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小黑熊又勒索十部訓象三十頭、牛八十頭、羊一千隻、金銀二百斤之後,才放過他們。
此後,黑齒十部極為恭順,再也不敢不聽號令。
。。。。
十二月,大禮城人山人海一片歡騰,這不管是做人王,還是動物首領,都有一個最重要的指標。
那就是你能不能打,可不可以在保護族群的同時,還能透過劫掠其他族群來滿足自身發展需要。
這次征伐女王國的戰爭,無疑就完美展示了張賢存的這一面。
在前大理百姓現在的楚藩之民看來,女王國這種南詔前後征伐數次,耗費錢糧無數的南邊‘大國’,不但一戰就被張大王打翻,還在短時間就劫掠到了大量人口,足以證明這個大王,是很靠譜的。
這種靠戰爭打出來的威望,是十分牢固的,就如同漢武帝,別的帝王像他那麼窮兵黷武,那早就給全國人幹翻在地上了。
但劉小豬硬是靠著打翻匈奴的巨大聲望,沒翻車不說,竟然還能進入千古一帝的行列。
今日張賢存也算是小小的做到了這一點,因此一瞬間,他的形象就更快速被楚藩百姓接受,大理段氏的影響則在飛速消散。
而且還有一樣出乎張賢存的預料,那就是在此時,位於泰國境內的各個大小國家之民,是中原十分受歡迎的奴隸。
暹羅的暹字,在梵文中就有奴隸的意思。
歷史上風靡大唐的崑崙奴,其實主要來源就是兩個地方,後世泰國境內的大小國家。佔據了蘇門答臘島、馬來半島和一部分爪哇島的夏連特拉王朝。
想想也知道,不提非洲距離大唐十萬八千里,就非洲黑人那個好吃懶做、毫無規矩加偷雞摸狗的劣習,哪有進入大唐豪門大家當奴隸的資格。
只有東南亞這些個頭不高,膚色黧黑,同時深受印度文化影響相當逆來順受,且長相勉強能讓唐人接受的種族,才是傳說中吃苦耐勞、聽話馴服的崑崙奴。
甚至在當時,印度大陸上也有不少人被劫掠、販賣到大唐和吐蕃,他們也是很好的馴服奴僕來源。
是以,當這兩三萬有些黑乎乎的女王國戰俘出現在大禮城中時,楚藩的各封臣、洞寨之主,中原來的行商,都搶著從軍隊裡面購買。
只用一個上午,就被買走了快兩萬人,迅速使張賢存回收了十來萬貫的銀錢。
張大王這一波簡直賺麻了,不但收穫了國內人心,樹立了威望,還迅速回本甚至頗有盈餘。
順道還鍛鍊、磨合了一下楚藩南北府軍,封臣、土官部曲的配合度,極大的提升了戰鬥力。
大喜之餘,張賢存宣佈各府縣明年春秋兩稅減半,引得全場歡呼,匍匐在地山呼萬歲的百姓遍佈全城。
隨後,張賢存又命人將這些狗頭金打包完畢,全部送往神都洛陽孝敬父親張聖人。
與這些狗頭金一起動身的,還有崑崙奴男女幼童數百,他們會到皇宮中擔任未來的宮女和內侍。
。。。。
靜海軍,吳昌文正在四處合縱連橫,一會做出樣子要出兵鎮壓誰誰,一會又擺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到處講道理。
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湊齊韓國公張昭駿要求的二十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