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承認慕容信長為地藏王菩薩轉世,整個倭國的佛門弟子和僧兵,都可以被慕容信長所用,成為慕容信長的信徒。
慕容信長拿著僧人遞上來的拜帖,冷笑的看著平通和尚,“大師對六法宗的瞭解,看來只是皮毛啊!
吾之神魂,乃是佛陀恐無上天不能應對下界之邪魔外道,遂命地藏王菩薩捨本果位,以三分神通下界為無上天養子,助無上天弘法、護法而來。
無論倭國佛門承認還是不承認,本尊之神魂正位都不會有任何改變。
倒是你們,若是認或可得到拯救,若是一葉障目不識真主,需得當心佛也有火!”
時間線走到這裡,好大兒的脾性和心境,其實已經起了極大的改變。
在進入安東徹底覆滅契丹獨當一面之前。
慕容信長是一個極度崇拜張鉊,作戰勇敢的好大兒、好統帥。
是天下人心中義薄雲天的小孟嘗慕容白袍。
是能在石敬瑭葬禮上,當面訓斥石重貴不孝的仗義執言大豪傑。
但是經過了這幾年的獨立自主發展,不是說慕容信長就完全改變了性格,而是他身上身為一國之主的霸氣和來自血脈與宗教的驕傲,開始逐漸增強。
開玩笑,一個小號的李二鳳在宗教氛圍濃厚的地方有了神性之後,他與離開凡人的這個範疇,就只差一線了。
所以在慕容信長眼中,倭國的佛門唯一的出路,就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透過投靠與臣服獲得在他准許的範圍中內,攫取權力的機會。
而不是拿著一張名單,在這裡跟他討價還價。
“大師以為吾慕容信長是三歲孩童?連平城京都要歸你們所有,若是這樣,某何必跨海出動大軍,不如就在這朝鮮,治理這兩千裡江山算了。”
王樸有些擔心的看著慕容信長,他很怕慕容信長勃然大怒,將倭國僧人驅趕而走或者處死。
作為慕容信長身邊最心腹的謀士,王樸是少數能清楚感受到慕容信長變化的人。
不過,聽到慕容信長這麼說,王樸在心裡長長的舒了口氣。
這種事情,本來就是不斷來回拉扯的事,只要沒第一步就把路堵死,那就有的談。
平通和尚看著勃然大怒的慕容信長,心裡跟王樸是一樣的想法,平城京也就是奈良,他們確實很想要。
因為平城京代表了倭國佛門最懷念的一段時光,那時候的他們甚至能超脫於公卿之上,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國政。
可惜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後,號稱寺廟滿城的平城京,就失去了政治地位,而佛門也相應失去了影響朝政的能力。
“朝鮮是兩千裡江山,但我日出之國,乃是五千裡江山,王者,豈會嫌棄土地太多?
且若是無我,菩薩要統治這五千裡江山,不說痴人說夢,也是幾無可能。可要是有了我們的支援,只需一二萬兵就能一統日出之國。
貧僧等只要一半,這還多嗎?”
慕容信長心裡一動,他突然意識他,對面的和尚,當然也可以說整個倭國的和尚們,或許接觸過六法宗,判斷出慕容信長肯定是有意染指倭國,但並不知道他準備明年就出兵征討。
同時,倭人也根本沒意識到大周兵將到底有多兇猛,所以這些和尚才想來前期接洽一下,刺激下慕容信長,他們只是想借勢,把慕容信長當成一個幫手。
所以,面對幫手,和尚們只要求將寺廟莊園化,和尚貴族化,然後得到一半領土作為佛國,在他們看來,自己這方,已經是極大的讓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