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瀚海唐兒歸> 第718章 運用之妙,在乎一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8章 運用之妙,在乎一心 (3 / 5)

張鉊倒是沒意識到這裡就是後世昭莫多之戰的發生地,但是他知道另一件讓所有人都不願回顧的慘事。

先漢武帝徵和三年,六月,漢武帝以巫蠱和陰謀立昌邑王劉髆為由,腰斬了領大軍在外李廣利的重要政治盟友,姻親,宰相劉屈氂,收捕了李廣利的家人,訊息也很快傳到了草原上。

七月,李廣利冒險博軍功以贖罪的策略沒有成功,只能率軍後退,匈奴狐鹿姑單于在趙信等的建議下,率大軍追擊漢軍至燕然山。闌

漢軍將士們知道了長安發生的事,軍心不穩,李廣利眼看回朝必死無疑,乾脆投降了匈奴。

七萬漢軍精銳,帶著衛霍二人幾十場大勝養起來的威武漢軍之霸氣,全軍覆沒於此。

張鉊不知道李廣利最後屈膝的確切位置,但根據史書,也應該離此不遠。

正好此時外出尋找嚮導的遊奕軍發回來訊息,說是這邊山坳中,發現了有舊日軍營的痕跡。

張鉊當即就命大軍移動到了這個地方。

誠然,漢時大軍的軍營舊址不可能現在還儲存,但這裡也不會是草原民族的軍營,更可能是昔年大唐駐紮過軍隊的舊址。

因為這座遺址上,罕見留有中原式土夯牆的痕跡。闌

張鉊當即命人設祭壇,以豬牛羊三牲,瓜果,美酒為祭品,六法宗僧人設簡單的道場誦經超度。

等一切做完之後,張鉊爬上軍營左側的一個小山包上。

他周圍圍滿了剛剛跟他一起祭祀過可能是百年前,也可能千年前袍澤的將士們。

從徵的翰林學士李昉剛剛洋洋灑灑的做了一篇祭文,引得王翼司中的參謀軍官們一陣叫好。

但是這支軍隊中,不能說基本不識字,因為河西隴右這幾年的文教水平在張鉊的刻意督促下,提高了很多。

這些河隴勳臣或者親軍、禁軍子弟,也多少都讀了幾年書,說文盲肯定不合適,但也就僅限能認得一些字,知道毛筆應該怎麼拿而已。

張鉊伸手往下一壓,示意周圍的兵將都安靜下來,然後看著他們微笑問道:“你們誰會背誦大朝陳陶的隴西行其二?”闌

兵將中會的人正想舉手,不妨一個嘴上還長著絨毛的黑小子一下就跳了起來,大聲的喊道:“聖人,小將會!”

眾兵將一看,好嘛!大喊的人正是我張聖人的兒子,皇次子張賢瑀。

所有人都趕緊不舉手了,這時候還舉手,那就太不識趣了。

張鉊也看到了張賢瑀,笑著招手讓他上來,他這次沒讓張賢瑀去南溪府,就是為了提升他的自信,現在有這個露臉的機會,自然要他上來。

張賢瑀黑了很多,也開朗了很多,張鉊一伸手,他就抓住張鉊的手腕,一下跳上了山坡。

雖然文才比不得張賢存,但張賢瑀那也是經受過正規皇室教育的,一手隴西行根本難不倒他,張口就開始背誦。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闌

陳陶此詩,歷來被認為是道盡了戰爭的殘酷,也從來都是被當做反戰詩的。

於是張賢瑀本來是興高采烈來顯擺的,可是越背誦,聲音越低。

能圍在張鉊所立土坡周圍的,大多都是有點文化水平的河隴勳二代,也紛紛覺得好像有些不合適,面色轉而有些低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