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瀚海唐兒歸> 第642章 三件大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42章 三件大事 (5 / 6)

張鉊覺得這個安排好,同時孫光憲也非常滿意。

修國史,這可是清貴非常的職位,可以讓自己的名字,跟著國史一起名流千古,歷代文人對此都非常在乎。

孫光憲此刻一點也不含糊了,他對著張鉊一個大禮。

“臣嗜詩書凡四十年,做夢也想握麟筆為前朝修史,今若能得一編修之位,雖死無憾!”

別人說是想為編修,那肯定是想做監修,因為編修是苦差事。

從大唐到朱梁、後唐,史料浩瀚如煙,要一點一點清理出來,還要分辨真偽以及整理,事情既複雜又瑣碎。

而擔任一個監修,沒事來看一看,指點一兩處,不累人還能當第一作者,多好。

但孫光憲說想要為編修,那就是真的想為編修,因為他嗜書成狂,最愛的就是文字工作,別人看來的苦差事,在他眼裡,那就是美差。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誠如是也!

張鉊當即下令,成立三朝國史編修總裁房,以尚書令、同中書門下事張希崇為總裁。

河西行省平章、西京承天府留守、涼州府尹裴遠,門下侍中和凝二人為副總裁,禮部尚書、參知政事馮道為監修。

任命孫光憲為翰林學士、中書省著作郎、國史監修兼主編修,盧琰為編修,其餘的編修人選,則從張周的翰林院和國子監中挑選。

孫光憲感激涕零,張鉊則把他扶起來後,卻嚴格的交代他道。

“編修國史的第一要務,就是要實事求是,不要為尊者諱,不要害怕有人說你對映本朝。

對於失實之處,需多人討論後,方可捨棄不用,並將其寫入非編國史中,予以註明。”

孫光憲領命下去了,張鉊關於安定南平的工作就基本做完了。

這次幾乎是很和平的,就將南平收歸了朝廷。

高氏主動納土奉獻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不然他們拼死反抗起來,以江陵城的堅固和險要,還是很麻煩的。

於是張鉊留高從誨在江陵,仍然還是當他的荊王兼荊南節度使。

但是高氏的族人,除了高保紳等少數幾人,可以留在江陵照顧高從誨以外,其餘高氏王族一百七十餘人,都被張鉊全部遷走。

這次拿下南平,張鉊得到了南平高氏四十年積存的珍寶,價值一百一十萬貫,特別是高氏的寶庫中,多有奇珍異寶。

這是因為高季興、高從誨父子兩‘高賴子’最喜歡到處打劫,因此積攢了許多本應該埋於黃土不知所蹤的珍寶。

其中光是二十年前王蜀(前蜀)滅亡後,本來要運送到洛陽的王蜀府庫珍寶,就價值在四十五萬貫上下。

這筆高季興趁著興教門之變,黑吃黑吃下的後唐寶藏,現在全落到了張鉊手中。

張鉊經過戶部和中書省度支舍人仔細核算過後,將其中沒有僭越、不具有歷史價值的金銀錦帛發還一部分給了高家,大約有十五萬貫上下。

這樣一來,哪怕高家還有一兩百人,但有十五萬貫家產,還是能過得不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