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瀚海唐兒歸> 第585章 與子同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85章 與子同袍 (1 / 5)

關中,乾縣,梁山以南,昭陵村,一條無名小溪從村南流過,繞過村外山麓下的幾大顆梧桐樹,隨後東下。

細細深究起來,這裡其實已經不是梁山了,而是九嵕山,也叫九俊山,村裡因唐太宗的昭陵在此而得名昭陵村。

蜀國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李昊之子,給事中李孝逢已經到達了關中。

由於這次李孝逢實際上是秘密到周國東京,先期試探周國的態度,因而並未多帶侍從大張旗鼓的到來。

不過,這只是李孝逢自覺很隱蔽,但其實自他出成都府的那一刻起,他就時刻處於周國錦衣親衛的監視中。

之所以對李家父子如此看重,當然是為了在蜀國最上層的官僚體系中埋下一顆釘子。

不過能選中李昊父子,跟張昭沒什麼關係。

雖然穿越前張昭確實是對歷史比較關注和喜歡,但即便如此,他能記得孟蜀有個世修降表之人,被當時和後世嘲笑過就不錯了。

如果還能知道具體是誰,經歷如何,那就太誇張了。

所以選定李昊父子作為突破點,實際上是張烈成和河西商會掌舵人曹萬通,兩人共同商議的結果。

因為綜合各種情況後,他們敏銳的發現了李昊身上潛藏的大一統思想。

於是當蜀中的情報百戶趙二郎,將訊息傳回來以後,在長安留守兼京兆尹曹元忠的命令下,對於乾縣這片孤墳的維護和修繕,立刻就開始了。

而且非常巧合的是,這片孤墳其實早就在乾縣縣衙的維護之下。

因為昔年張昭第一次入關中平亂的時候,彰義軍的叛軍就盤踞在乾縣,雖然沒有如同涇州那麼慘,但等到河西軍收復乾州的時候,城中居民也去了三四成。

張昭於是下令,將沒有親屬的被害百姓們集體安葬,挑選墓地的時候,正好就放在了昭陵村外。

後來又將攻打乾縣犧牲了十九個渭州義兵和民夫,也安葬到了這裡。

到了後來,等到張昭再入關中的時候,由於長時間缺乏照料,已經分不清楚那些是渭州義兵?哪些是乾州被害百姓等義冢了。

最後由曹元忠敲定,乾脆就都一起維護和祭祀。

所以李孝逢千辛萬苦打聽到地方的時候,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以為他一定會見到的是荒涼的村莊,枯敗的梧桐樹,以及可能連土包都沒有的墳塋。

但實際上,他看見的是一個充滿了活力的村莊,農夫農婦喜氣洋洋,各處都是忙碌的身影,老人們也怡然自得在村口指指點點。

不過他們指指點點的不是李孝逢等幾個外鄉人,而是村莊中的半大小子們正在村頭列陣。

最前面,是一個長得頗壯的少年郎,正拿著一杆木棍作為武器,像模像樣的在‘練兵。’

確實就是練兵,李孝逢仔細觀察了一下,少年郎提著‘馬槊’指揮著半大小子們,一會排成列陣迎敵的方陣,喊著奇怪口音的一二一口號,隨著號聲前進。

一會又排成突擊用的鋒矢陣,猛衝猛打。

走了幾步,少年郎嘴裡‘叮’的一聲尖叫,半大小子們就停了下來。

再‘嘭!嘭!’的喊,半大小子們就集體上前。

嘴裡也隨著指令,嗚呼!嗚呼!羽林!羽林的大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