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熙載渾身輕輕顫抖,不再言語,孫成怒氣勃發,梗著脖子不肯低頭。
半晌之後,張烈成彷彿是等的不太耐煩了,他臉色逐漸變差,把手一揮。
兩個身穿紅衣,拿著奇怪厚背大刀的劊子手上前來了,這副造型,是張昭特意設計的,連刀的形狀也是。
“奉詔令,孫成、韓熙載狂悖犯上,即刻處死,使團隨從,一同打殺!”
張烈成話音剛落,一百多南唐使團成員立刻就哭成一片。
孫成毫無懼色,他甩開押著兵丁後,整理整理了衣冠,向著東邊一拜再拜,“臣謹以死報國!”
韓熙載雖然渾身發抖,但還是一頭扎到在地上,學著孫成的樣子,悽聲大喊。
“大唐知制誥,北海韓熙載,今日死國矣!”
其中使團幾個官員,知道死亡不可避免後,也開始整理衣冠。
李昪、李璟父子興文教,各地大建書院,別的效果暫時還沒有顯現,但忠義之臣還是培養出了幾個。
本來周圍的周國文臣武將,都是懷著一點點憤怒來看熱鬧的,這些南吳人如此不知好歹,合該他們被殺頭。
但這會,南唐使臣團孫成、韓熙載以下,二十餘人整理衣冠,口中說著以死報國(君)的話,算得上是從容赴死,瞬間就讓周國文武的心,不那麼是滋味了。
其中感同身受的,還是皇甫遇的侄子皇甫沖和王清之子王守均。
二人此時都在軍前效力,一起撲了出來,對著張烈成喊道。
“聽聞聖君明主不殺忠義之臣,請指揮使稟告聖人,且饒了他們吧!”
這個角色,本來是要由慕容信長來扮演的,結果沒想到,真有人提前出來了。
皇甫沖和王守均這麼一說,白從信、李存惠等數十位文武都出來請命,張烈成只能點了點頭,飛馬去請示張昭。
不多時,張昭就來到了刑場,眾人齊齊跪下,白從信領頭出來說道。
“此二人不過是不開眼的書生而已,殺之有損聖人聲譽,不如赦免他們,以彰顯聖人之德。”
張昭沒有回答,而是看著孫成和韓熙載:“汝二人,寧死也不願告之江寧實情嗎?”
韓熙載敏銳感覺到了張昭態度的變化,生怕孫成再說硬話惹惱張昭,搶先出來回答。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豈可因榮華富貴就出賣主上?”
孫成其實也不傻,他看著張昭喊道:“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先賢所推崇,亦是某之願!”
張昭喟然嘆了口氣,“果是忠臣也!想來皇甫太師、洺國公、應國公、太原郡公等不屈契丹而死,就是此般模樣。
適才聽聞章西豹回報,洺國公與兩千將士的屍骨已經取回,皇甫太師之夫人也已經找到。
王守均你來看,此是否汝父所用之扳指?”
張昭拿出一個剛被錦衣衛送來的扳指,王守均聞言上前,接過扳指就淚流不止。
“回聖人,正是臣父親遺物。”
接著,一眾宮人簇擁著一個老婦前來,老婦做女尼打扮。
原來皇甫遇的正妻霍氏在聽聞皇甫遇自殺殉國後,就心灰意冷出家為尼,還是在她家鄉蔡州的一間小廟,難怪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