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則是高行周,他沒有參加陽城白團衛村的大戰,是以要清醒一點,並未太輕視契丹人。
況且高行周覺得,陽城白團衛村之戰不可複製,因為契丹人之所以敗的這麼慘,實際上是耶律德光的指揮失誤,有很大的問題。
這種國戰,你不能總是依靠敵方主帥失誤吧。
第三個人是王周,但他覺得有問題的地方,既不是他看不起杜重威的軍事能力,也不是他不輕視契丹。
而是他覺得,貿然西進,恆州守軍毫無準備,也未存糧,不應該貿然前去。
杜重威雖然避戰畏戰,還對耶律德光有些PTSD,但他本人性格,可不是一個唯唯諾諾的人。
此人在精神上,可能有一些雙相情感障礙。
一面是膽小,一面是狂躁易怒。
對他這三個提出反對意見的人,杜重威反應各不相同。
符彥卿此人雖然待人有禮,御下有恩,但骨子裡還有著一個武人和累世將門的傲嬌。
他平日裡就看不起杜重威,杜重威也早看他不順眼。
這眼見符彥卿出言反對,杜重威大發雷霆,以北面行營都部署的主帥身份,免去了符彥卿右廂都指揮使的職位,把他趕往南邊的冀州衡水一代駐防。
衡水一帶,地形略有起伏,境內多低矮山崗和窪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礙契丹騎兵行動的作用。
杜重威把符彥卿趕往了衡水,一面命他收集糧草,冀州這幾年的災害叫輕,還算能搜刮出來一點東西。
二是萬一契丹軍沒去恆州,符彥卿可以在衡水起到屏障黃河北岸重鎮貝州、鄴都和澶州的作用。
對於高行周,杜重威就要和藹多了,因為今年年初,高行周的次女娥娘,嫁給了杜重威的兒子杜宏遂,對於親家,杜重威當然要禮遇一二。
聽到高行周擔心大軍不能敗契丹,李守貞以及眾將皆大笑,杜重威則以為是高行週上次差點死於契丹人之手,心裡懼怕契丹。
這他是很能理解的,因為杜重威本人不就是被契丹人在晉陽城下,打出應激反應了嘛。
一時間杜重威越看這親家越是滿意,竟有了一種同病相憐的感同身受。
於是破例命高行周率部退到鄴都一代去,為大軍督促糧草。
至於王周的擔心,杜重威倒是非常贊同,他調撥給王週三千軍馬,命他為大軍先鋒,先期前往恆州佈防。
有時候,戰爭中,會出現一些尋常無法解釋的驚人巧合,這次就是。
石重貴和杜重威、馮玉等人的瞎整,終於在此刻遭到了報應。
晉遼雙方在都不知彼的情況下,同時選擇了往恆州去的這一條路。
不過相對於遼軍,晉軍則更加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