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這些傢伙把稅收到二十年以後了,窮鬼們沒油水可颳了。
別說的貧民,就是富戶也基本被搜刮完畢。
僥倖還有點糧食的鄉間大族,乾脆全族出動,用挖毀河堤放水淹路和從山上滾下巨石堵塞道路的決絕手段,隔絕自己和朝廷的一切聯絡。
不過一年時間,長安以東,洛陽以西,天災加上超級加倍的人禍,如同一場颶風一般,徹底清洗了這一區域內的所有平民。
能活下去的,只有官將家卷和某些地方大族,甚至連東京開封府周圍的州縣,都出現了大面積饑荒。
見此情況,張昭只能將遷移龍家人和甘州回鶻的事情,交給張希崇主持,自己則親自趕到秦州坐鎮,並讓劉再升出兵控制彈箏峽,做好接應災民的準備。
再命令已經基本投靠涼國的武果兒兄長,後晉渭州刺史武鷹兒出面,與邠寧節度使劉景巖商量,讓他派兵護衛,讓災民透過邠州和寧州,往西北去河西。
劉景巖是延州人,而延州彰武軍也早就被張昭掌握,他不敢得罪張昭,只能照辦。
自此,災民進入河西的兩條路就已確定。
一條走邠州和寧州,去涼國的原州。
一條過長安和鳳翔,去涼國的秦、渭、河等州。
對於張昭開始大肆招攬災民進入河西,後晉關中上下官吏百姓看在眼中,但卻沒一個人向後晉朝廷報告。
因為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張天王這是在救人。
而就在同時,後晉督糧制使與華州等四鎮節度使的扯皮已經結束,四鎮共計出糧九萬石,算是給了朝廷一個面子。
而其實這些制使被派往四鎮,除了催繳錢糧外,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督辦四鎮救濟災民的。
他們眼見這種情況,都很明智的,提都沒提這茬事,趕緊帶著九萬石糧食順黃河而下,交差去了。
十月,石重貴在宮中傳旨,加桑維翰為檢校太傅,同平章事。
嘉獎他在大災之年,不但沒有收不上來稅,而且還多收了十幾萬石秋稅的功績。
西紅柿
只是石重貴不知道,或者說他裝作不知道,經過這場大災的洗牌,後晉在民間的統治基礎,已經摧毀殆盡。
整個中原,完全變成了中央與地方軍頭共治的局面。
此前五代梁唐二朝,中央權威,可從來沒有用衰落到這個地步過。
桑維翰也是春風得意,不但收上來了秋稅,討了石重貴的歡心,他自己也趁機斂財,以致廣收賄賂,仍歲之間,積貨鉅萬。
這可把石重貴嬸嬸皇后馮氏的兄長馮玉給羨慕嫉妒壞了,自此,馮玉開在石重貴面前不斷攻訐桑維翰。
風雨飄搖中,一場內鬥即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