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薩拉丁城堡。
馬穆魯克宮廷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辯論。
蘇爾特大公伊薩克率軍進攻比林奇的訊息已經傳遍了開羅,民間頓時一片譁然。
要知道,在他們眼中,馬穆魯克可是兩聖地的守護者,阿拔斯哈里發的監護人,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最強勢力。
他們擊敗了來勢洶洶的蒙古人,趕走了常年盤踞的十字軍,阻擋了幾次基督徒的反撲,懲罰了毀滅亞歷山大港的塞普勒斯。
他們壟斷了東西方的貿易,常年將印度的香料和絲綢帶到歐洲,換取大量黃金。
這樣強大的帝國,怎麼能夠被一個小小的異教徒政權侵略?!
一時間,在遜尼派烏理瑪的有意引導下,向蘇爾特發動聖戰的呼聲越來越高,甚至驚動了深居簡出的傀儡哈里發。
大家從下到上,一致要求蘇丹查克馬克出兵,一舉蕩平盤踞蘇爾特的卡菲勒。
查克馬克被逼得毫無辦法,不再理會堅持“自己抗敵”的優素福,正式宣佈對蘇爾特大公國發起聖戰。
但是,涉及到具體出兵問題,諸位中央大員和地方實權埃米爾們糾纏不清,開始扯皮。
以查克馬克蘇丹為首的中央派極力建議組織聖戰,以自願參加聖戰的底層人民為主,以中央調撥精銳馬穆魯克為輔,開赴拜爾蓋。
以宰相和情報主管為主的地方實權埃米爾則是堅持直接調撥中央大軍,同時准許地方埃米爾帶領自己的私軍參加聖戰。
蘇丹本人並不想將自己全部的家底交給將要帶兵出征的宰相,又想趁機將拜爾蓋這一片肥沃的土地收入自己囊中,顯得非常糾結。
最後,雙方達成妥協,決定根據補給狀況兵分兩路,蘇丹之子曼蘇爾帶領兩千皇家馬穆魯克,四千聖戰者和五千部落民先行協助優素福佈防,宰相艾什賴弗等待地方私軍集結,隨後跟進,一舉擊潰卡菲勒。
一萬出頭,這已經是北部沿海沙漠補給情況能夠承載的最大數量。
1448年7月20日,志得意滿的曼蘇爾帶著一萬餘大軍,從開羅出發。
……
嘶吼,慘叫,哀嚎,夾雜著火炮的吼聲,響徹整片大地;
焦糊,腐爛,惡臭,連帶著火油燃燒造就的嗆人黑煙,佈滿整片天空。
這裡是託布魯克,昔蘭尼加的東大門,正教徒和穆斯林們爭奪的焦點。
託布魯克總督阿爾奇與優素福歷來不對付,聽聞他吃了敗仗,幸災樂禍。
在他看來,託布魯克與比林奇之間間隔整個綠山地區,基督徒們再厲害,短時間內也無法威脅到他的統治。
等基督徒們在優素福的領地上耗盡兵力,自己正好坐收其成!
雅羅斯拉夫和阿德南伯爵的掠襲擊碎了他的幻夢。
這些正教掠奪者糾集本地部落,四處奔襲,燒殺搶掠,將城外的聚集地全部毀於一旦。
阿爾奇總督心驚膽戰地旁觀了這一幕,壓根不敢出城。
海上的情況同樣糟糕,自己派出去購買糧食和軍械的船隻被虎視眈眈守在海岸邊的基督徒艦隊逐一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