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素福退縮了。
當優素福真正開始徵調部隊時,才發現自己壓根沒有什麼兵力。
優素福從蘇爾特潰敗後,收攏殘兵,以此為依託,重建了比林奇軍團。
現在優素福手上還掌握著一支兩千餘人的比林奇軍團,一支五百人的駱駝騎手,一支一百五十人的馬穆魯克重騎兵。
馬穆魯克重騎兵是父親留給他的遺產,平時捨不得用,所以實力儲存得較好。
其餘兩千五百人多半是城中新徵召的新兵,剛參軍一個月,戰鬥力一言難盡。
一般而言,類似優素福這樣的實權埃米爾會從黑海購買切爾克斯奴隸,作為自己私人所屬的馬穆魯克,自己的商會,城堡和軍隊都交給他們,基本上不會任用本地的柏柏爾人。
優素福大敗一場後,根本沒有來得及重建自己的私人軍團,只能從比林奇城中拉壯丁湊數。
帶上城內清真寺的伊瑪目,優素福和城外的幾個部落舍赫軟磨硬泡,總算以聖戰的名義拉攏到兩千五百部落民。
如果這裡是安納托利亞或者開羅,光是一個聖戰的名號就可以致使狂信徒們自發拉起武器,走上戰場,根本不用大費周章。
但是,在部落制的北非,人口都集中在部落舍赫手中,自由民數量稀少,振臂一呼,響應者寥寥。
城中倒是有不少市民願意進行聖戰,但是他們根本沒辦法進行野戰。
經過接近一週的漫長等待後,優素福終於帶著他集結起來的四千大軍出發救援。
優素福親率先鋒騎兵一路狂奔,然後在路上遇見了從艾季達比亞掏逃出來的難民。
在難民口中,希臘人有著足足一萬軍隊,各個張牙舞爪,口噴火球,像是得到了火域天使馬利克的祝福。
優素福沒能大起膽子與蘇爾特軍隊打一場決戰。
比林奇是一座堅城,將這些軍隊帶回防守,遠比野戰消耗有用。
……
1448年6月23日,在基本穩定艾季達比亞城局勢後,以撒揮師北上,連下沿海幾座港口。
事實上,在艾季達比亞城淪陷後,比林奇周邊再也無險可守。
優素福龜縮比林奇城,準備透過城牆消耗掉以撒的有生兵力。
6月25日,早已準備完善的後續部隊兵分兩路,分別從陸地和海上抵達艾季達比亞城周邊,隨時準備包圍比林奇城。
於此同時,地中海艦隊全面出動,確保海上運輸線路的暢通,同時阻截馬穆魯克商船。
“比林奇是一座堅城,城中防禦工事完備,建有不少大型糧倉,人口眾多,水源充足,軍械良多。”
“優素福聯合城中遜尼派伊瑪目,以聖戰的名義號召市民抵抗我們,城中宗教氣氛濃厚,如果強行進攻,恐怕死傷慘重。”
軍事會議上,以撒向諸位部隊指揮官介紹目前面對的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