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科學幻鏡> 楔子:源鴻三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楔子:源鴻三問 (1 / 2)

蒼穹有靈,孕育本源生命,第一生命開天地,定天則,身化混沌海。

此後經歷無數次天地輪迴,混沌海不再枯寂,陸續出現一些時空介面,俗稱為源。源,如水中的氣泡亦如空中飛舞的肥皂泡,起起落落、生生滅滅,在混沌海里浮起或者沉下。大大小小的介面內有宇宙星空,星辰閃爍,連同其上的生靈不斷重演著誕生與湮滅……

人類只是宇宙生命中的一種,個體生死、種族繁衍、文明更迭……他們創造了無數奇蹟,也堪破了一些天地奧秘。無數紀元過去,修行者在混沌海留下了無以計數的修煉傳承,也煉製出了一件件天地奇寶,散落於各方時空……

追求修行境界的提升,獲取修煉資源和寶物,是宇宙生命的本能。歷練混沌海,尋找機緣;源界廝殺,爭奪彼此的資源;源界誕生破滅,週而復始……這是混沌海永恆的主題。

自古以來,混沌海里流傳著一句話:天地為棋盤,眾靈為棋子,八卦化方寸,輪迴演蒼穹;法則為兵,規則為將,天則為帥,意志為王。

源鴻本為洪荒界修士,修煉數十萬年之後,明悟了天地間十二種基本法則,他以五行八卦為基礎,合陰陽二氣,陣法演化空間,領悟出空間規則;又過了千萬年,他又領悟了時間規則;又去混沌海歷練億年,收集宇宙奇物,一番拼鬥之後僥倖獲得創界資源;重傷而回,時空融合,演化混沌源點,最終創造出一方新時空——源鴻界,成為新的時空主宰。

站在宇宙巔峰,冷眼看界內生靈從誕生走向死亡,魂魄消散,卻始終實現不了輪迴,使得界內自成迴圈。這樣就需要他不斷地消耗本源來維持。隨著時間流逝,源鴻界沉痾累累,積重難返,他的負擔也越來越重,幾乎維持不住消耗而導致境界跌落……失去了主人的源點就會沉入混沌海,到時源鴻界也將破滅;而且昔日的仇敵隨時會找上門來……源鴻絕望了,他始終琢磨不透輪迴天則,修為不得寸進;而且漫長的修行使他幾乎忘記了自我存在,只覺得很疲累、很無聊、很孤單。

億年過去,他還是無法領悟輪迴天則來完善源鴻界,進一步提升境界,傷勢也日趨惡化,而危機一步步逼近!

法術是法則的運用,法則的本源是規則,而規則又是天則的衍生。

對修行者而言,越往上修行,領悟力變得越重要。源鴻也是人,修行到時空主宰這一步已經榨乾了他最後一絲潛力;對於高不可攀的天則,他無能無力。

他把自己領悟不出輪迴天則的原因歸結為三個問題:

一、籠子內好,還是籠子外好?

兩隻老虎以生命為代價給出了答案:都好,也都不好。有兩隻老虎,一隻在籠子裡,一隻在野地裡。籠子裡三餐無憂,籠子外自由自在,它們相互羨慕對方的自由或安逸,遂互換位置;不久,兩隻老虎都死了。從籠子裡走出的老虎獲得了自由卻沒有獲得捕食的本領,因飢餓而死;走進籠子的老虎獲得了安逸卻沒有獲得在狹小空間生活的心境,因憂鬱而死。

地球人類也給出了類似的答案:‘城外的人想進來,而城內的人想出去,’認不清的人紛紛擠進去又逃出來,清醒者站在城牆上左右為難。

《圍城》第三章中,褚慎明說英國有句古話:“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蘇文紈說:“法國也有這麼一句話。不過,不說是鳥籠,說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後來方鴻漸又重提此事,並評論道:“我近來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感想。”

這個問題的延伸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是局內好,還是局外好?

這是入局者與設局者的遊戲,是一種對立關係,也是一種合作關係,很難說好與不好。

參與者在局內,也許是轟轟烈烈;旁觀者在局外,或許是冷冷清清。局內人創造了歷史,但局外人卻可以改寫歷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